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正确的操作过程尤为重要。简捷的操作工艺是取得成败的关键。在技能操作的某些环节,寻找窍门,节省时间;对于中等职业学生来说,无论是专业技能大赛训练,还是平时的专业实训课,在操作工艺的每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多想想,勤练练,定会选出一种最佳操作方案,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等职业学校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正确的操作过程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省、市中职组技能大赛中,时间紧、任务重。简捷的操作工艺是取得成败的关键。电气安装与维修项目从往年比赛情况来看,操作任务内容比较多,大部分参赛者均未完成,普遍分数低。本人通过近几年技能辅导,领悟到在技能操作的某些环节,是可以寻找窍门,节省时间的,现把自己的做法与同专业老师们共享。
电气安装与维修比赛是团体项目,由两个参赛者共同完成。其中一位参赛者完成电源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内部指定的安装和配电线路。另一位参赛者根据《**设备电气控制原理图》和《电气控制箱面板元件布局图》的要求进行接线。在整个过程中,在穿PVC管布线环节浪费时间较多,据其原因是:一位参赛者根据图纸预先把Φ16、Φ20PVC管弯成规定的成型弯管(一般有2-3个直角弯),另一位参赛者将所有控制及信号线穿过有直角弯的PVC管。操作顺利的话不少于25分钟。以2015年省赛考试内容来说,在传感器模块中Φ20PVC管弯内需穿过Φ1.0BVR线11根;照明线路中Φ16PVC管弯内需穿过Φ1.0BV线5根;三相异步电动机线路中Φ20PVC管弯内需穿过Φ1.5BVR线9根;步进电动机线路Φ16PVC管弯内需穿过Φ1.0BV线5根。总计有30根导线需穿带有直角弯的PVC管。这需要参赛者的耐心和细心,往往在此环节耗时较多。
传统的做法是:一位参赛者根据赛场提供的图纸要求先估测PVC管总长度,然后在PVC管的合适位置用刚性弹簧弯管器(图一)进行冷弯管,弯出符合要求的直角弯(图二)。
图一 弯管器 图二 直角弯
赛场对于弯管和导线又有具体的要求: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管的弯曲处弯扁的长度不大于管子外径的10%,且管内导线的最小截面积≥1mm2,这些就给穿线工作这带来了不少麻烦。另一位参赛者动手开始穿线,书本上或施工现场的做法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在带有直角弯的PVC管内提前穿上细铁丝,然后将需要穿管的导线N根捆扎后用铁丝拖拽穿通PVC管(图三)。
图三 细铁丝整体拖拽 图四 分批穿管
二是将所需穿管导线,依次顺延逐渐增加根数捆扎,使总导线由细变粗,利用铁丝拖拽最后全部穿过PVC管(图四)。
三是利用细铁丝循环,单根逐一拖拽完成。这几种方法均是开始穿线很顺利,但随着导线增加越来越粗,前几根已占满了管内的空间,后者的就很难插入。
我们在训练过程中不断琢磨和探索,将弯管和穿线两个操作过程合二为一,立马节省近二十分钟的时间。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事先将待穿管的导线提前穿进弯管器中(图五)。2.将弯管器携带导线一起插入PVC管(图六),弯管器、导线和PVC管三者合为一体。3.在恰当的管处弯直角弯,注意由远而近,全部完成后从管的另一口抽出。这样,弯管和穿线两个操作过程就一气呵成,效果非常显著;既顺利又能省时。2015年山东省电气安装与维修项目中有五处重复这样的动作,只要利用以上方法就可争取不少时间,就提高了比赛成绩,达到必胜的把握。
图五 导线穿入弯管器 图六 三位一体
再者,在完成导线穿管后,需核实同一根导线的两个接线头。以往做法:贴标签,做记号法。此方法势必造成导线整体加粗,增加了穿管的难度;用记号笔做标记又容易涂抹,造成混淆。我们的做法是:在同一根导线的两个接线头,用剪刀剪上对应的缺口数,这样,既不增加总导线的粗度,又不担心记号的涂抹,解决了因万用表表笔线太短,不能判定远距离两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问题。
训练要讲方法,找技巧,增加操作熟练程度;操作抓窍门,提高速度,将控制线路变繁为简。总之,对于中等职业学生来说,无论是专业技能大赛训练,还是平时的专业实训课,在操作工艺的每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多想想,勤练练,定会选出一种最佳操作方案,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