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与悦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与悦读

作 者:谭桂林 (湖南省涟源市双江学校 417100)

摘   要: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小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因此如何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出了让学生悦读的策略,希望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悦读;策略

引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字词句等语文知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有助于小学生探索和积累阅读技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语文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仍然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因此造成教师讲解提问的时间过多而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过少。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忽视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着重字词句篇等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对课文中蕴涵的人文思想内涵的挖掘,甚至有的教师还把阅读教学当成了阅读训练,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训练,学生对阅读逐渐失去了兴趣。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经常以自己的思考和经验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和思考,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训练,导致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被淡化。阅读本身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把阅读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此外,许多学生和家长对阅读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阅读是读好语文课本,认为只要把语文课本研究好了,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做好语文练习题就好了,因此他们认为阅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小学生年龄小,时间与精力都有限,因此他们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张,各种课外班和习题让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享受阅读的乐趣。学生的阅读关系着他们文化的积累和心灵的成长,但是家长和有些教师会认为课外读物是闲书,因此经常以影响功课为由有意无意的限制孩子们阅读的自由。教师也有的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与教学无关,因此很少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因此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让阅读变为悦读的策略
1.让学生自读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自主求知,主动探究,自主理解,独立思考。学生的语言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并且对学生阅读的内容和阅读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使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学会鉴赏,学会审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学生的情况参差不齐,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开展自主阅读活动,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阅读,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来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悦读习惯。
2.巧设问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小学的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前设置一些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如你知道圆明园的美景来自哪儿吗,现在圆明园怎么样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使他们通过阅读提高理解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学习《小儿垂钓》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路人借问遥招手中的招手是谁在招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思考,并通过阅读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教学时语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后相互提出问题并解答,对于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可以让他们互相探讨,教师可以进行适时的指导。小学生好奇心强,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只要把提前把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提问,就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活跃思维的习惯。
3.介绍课外读物的梗概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小学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的人物或者内容梗概、精彩片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如在进行《白雪公主》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格林童话。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一些名著中的精彩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名著,感受名著的魅力,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对阅读课外读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提高他们的阅读注意力,进而也会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介绍所读过书,以及书中的哪个人物你最喜欢……教师还可以举行说故事比赛,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4.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学生如果只凭着阅读兴趣,阅读时就会对生动的情节走马观花的读,不懂得如何积累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写作中,因此阅读的收效不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使他们学会阅读的方法。如可以让学生制定读书计划,规定每天阅读的时间,并严格按照阅读计划执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向学生介绍阅读的程序,先看封面和书名,然后再看内容提要和目录及扉页,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等阅读完毕后再理清思路,写出读书笔记,在读书时要善于思考,还要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
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看书识字以及写作的能力。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从小爱上读书,让他们成为善于学习,热爱思考的人。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石晓云.阅读与悦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课外语文(下),2015,(4):126-126,105.
[2] 罗铭.拾阶而上享受"悦"读--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五种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4):426-426.
[3] 吴少芳.悦读、巧读、妙读--奏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乐章[J].教师,2015,(1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