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工作创新

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工作创新

作 者:刘 慧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公共课部思政课教研室 441053)

摘   要: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工作也随之改革创新。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一定要进行全面而系统而深入的,实质性的改革。现在,在网络环境下,高校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全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本文提出了相应地进行改革的重要措施和改革创新的一系列的有建设意义的措施和意见。为的是促使当下的高校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能够符合网络时代的趋势和发展的总体潮流和方向。
关键词:网络环境作;高校思政;创新

网络技术的发展,让高校的各项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有新的机遇。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仅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而且也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习惯和获取信息的传统方式。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造福人类,更可以在高校的教育工作当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让人们能够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资源,同时能够进行更方便有效快捷的学习;但是如果用的不得当,那么就会让它的消极作用蔓延扩散,影响人们的思想,甚至网上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念。
一、机遇和挑战并存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机遇,也迎接着挑战。
1.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是改变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也深刻的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对于大学生和高校群体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都产生着深刻持久的影响。首先,网络环境下,有利于高校的政治思想的传播和交流。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同学们只能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黑板,讲座,书籍报刊,电视等等成为他们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主要的方式。其次,网络环境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途径和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到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而提高全民素质。再次,网络的高速发展,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大量可以阅读,可以学习,可以具体参考的资源。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够让教育资源实现全方位的资源共享,不能让全社会的人,尤其是致力于继续学习和修身养性的公民了解到一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网络的发展就为这种传播提供了有利而便捷快速的条件。最后,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丰富高校的文化内涵,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规范,和导向的重要作用。建设更好的校风学风,从而让高校学子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受到良好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能够正确的看待整个世界,尊重一切生命,这样才能培养仁德的人,才能为国家培养真正的栋梁之才。
2.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严峻的挑战
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给高校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高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巨大的问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网络技术的发展冲击着原有的教育工作者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因为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般都是采用教师授课,学生听课学习的教育模式。教师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和思想往往是深信不疑的接受,但是,在新时代的网络发展的条件下,很多学生可以轻而易举的随时从网络上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也更能够判断老师传授的思想内容是否合理正确。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样就要求一线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并随时保证自己讲课的合理性和思想性。第二,网络时代下,有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重创,很多高校包括211和985高校的大学生沉迷于大型的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不仅荒废了学业,也丧失了与社会接触,进行人际关系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的宝贵机会。甚至有的学生,有着聪明的脑袋和丰富的学识,却在网络上学会了欺诈和犯罪的手段,最终违背了上大学的初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路分析
1. 丰富发展和完善高校的网络资源
网络时代已经全面到来,无论是过去排斥它的,还是一直以来期盼它的,都挡不住网络的发展和全面的覆盖。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必须正视它,积极努力的面对它,还要利用它,完善它。高校更应该高举网络时代的大旗,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方面要紧紧地,牢牢地抓住这个机遇难得的发展机会。首先,要进行网络的建设工作,努力做到校园网络的全覆盖。因为校园网是最能够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途径。师生不仅仅限于用过去的方式进行讲授,交流和学习,师生可以通过最新的,最合适的网路技术进行传道受业解惑答疑和学习交流。例如:电子信箱,微博,微信,QQ等方式。
2. 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和教师的思想政治专业水平
我们上面已经分析提到,在网络条件下,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高校高度重视教师在思想政治上的专业素养的提高,还有师资队伍的全面素质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教师在网络时代的发展下,继续保持足以让学生佩服的学识和专业素养,只有这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够顺利而有效的全面开展起来。第一,要让教师全面准确的接受网络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这个事实,让教师们能够正视网络和利用网络。对新事物的接受和汲取精华,得以利用。这也是教师重要的学习能力的体现。新课改倡导终身学习,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增加新经验,才能够满足学生日益丰富的思想需求。第二,提高教师利用网络的责任感和遵守以身作则的职业理念。教师在进行网络学习和网络教育时,要文明上网,文明学习,要发挥教师的正能量和光辉形象,增强网络教育的责任感。学生具有向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示范,用自身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3. 合理引导大学生文明利用网络
自古以来,青年学生是最容易受鼓动情绪状态都是不稳定的时期。在网络环境下,很多居心不良的组织和个体,利用大学生这一身心发展的特点,宣扬一些不正确的言论和不合理的价值观,这些都对大学生产生着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害到社会的治安和国家的稳定。因此,在进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让他们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以此来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和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第一,可以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防患于未然。引导他们梳理正确的价值观和合理文明的使用网络的观念。第二,培养大学生的自制能力,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4. 建立保障机制
网络空间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几乎所有的公民都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但是很多不良信息和不良言论的产生却对社会产生着十分消极的作用,因此必须依法建立保障机制,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的健康有序使用。
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的迅速发展让高校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要建立保障机制,提高教师水平,引导学生合理上网,建设全覆盖的网络校园,让全部师生都能够享受到网络带来的教育便捷。
参考文献
[1] 王波.  班级博客:学校德育的一种新方式[J]. 中国德育,2007,(7)
[2] 闫晓静,宁建荣,等.  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创新[J]. 中国报业,2013,(8).
[3] 刘涛. 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J]. 品牌:下半月,2012,(4).
[4]徐海鑫,廖浩君. 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7)

作者简介
刘慧,1978.10,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公共课部思政课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