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作 者:赵 丹 贵州省纳雍县百兴镇中心学校 553300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根据自己这几年的农村教学经验,在这里我就粗浅谈谈造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困难的几点原因及策略。
  一、“作文难”的现象分析
      (一)缺少创作兴趣,写作被动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语文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厌恶作文,而有些教师对学生作文过多的要求、束缚、限制,更增长了其对作文的厌恶情绪。在作文教学中,仿袭旧有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大多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写,导致学生“举一”有余,“反三”不足,这样不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来引导的作文教学模式,无异于“闭门造车”。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这种状态导致学生产生僵化的思想模式和机械的思维定势,当然谈不上作文的兴趣。
  (二)缺少写作素材,内容空洞
  学生大部分时间和课本打交道,生活面狭窄,很多学生更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加上年龄偏小,对社会缺乏深入的认识,对生活缺少真切的体验,因而许多学生对周围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缺乏基本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也没有形成反省自己、记录自我感受的习惯,学生作文素材缺少来自生活的真实内容,文章必然缺乏生活的真实感受。
  (三)习作叙多感少, 缺乏生动
  很多高年级学生的习作只能将过程说清楚,让人读起来味如嚼蜡,缺乏生动。学生呆板地将自己所听、所见搬到纸上,呈现出来的完全是死板的片段和场景。这与高年级“内容具体,情感真实”的课程标准要
求相距甚远。
  (四)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偏少,“低投入”不可能“高产出”
  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量可以说是少得可怜。究其原因:①学校经费有限,不可能建立藏书量较为丰富的图书室、阅览室。②农村学生家庭经济不十分宽余,农村学生不可能拥有太多的课外读书。③有的家长把课外书看作是影响学生功课的“闲书”,给子女添置的课外用书不外乎是“多用词典”、“单元训练、过关练习”等应试用的书籍。
  二、提高作文教学的对策
        (一)留心生活,培养兴趣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写日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吸引下,进行习作训练就会事半功倍。因此,通过培养小学生习作的兴趣来提高其写作水平,会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二)注重平时的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作文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所以,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在平时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的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三)重视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学生说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说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习作的具体规定,提高审题能力。二是说自己的准备材料。目的是检查他们习作前的材料准备的情况。三是口头作文。该项结合习作指导过程又分为说题目、说提纲、说作文。说作文可采用个人自说、同桌对说、班内口头作文交流等多种形式。通过说不但解决了学生作文的内容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问题。
        (四)在日常中加强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
  遣词造句是习作的奠基石。遣词造句的基本要求:一是用词准确,二是句子完整。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在平时加强以下两点遣词造句的训练。(1)句子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是造好句子的前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部分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或造句时说出的句子是不完整的。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仅要能回答“谁在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更要能够回答“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怎么干?”或“什么时候,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怎么干?”如果我们在平时就坚持不懈地强调句子的完整性,我相信学生写出不完整的句子的次数会大大下降。(2)内容要生动:文章是由句子构成,为了使文章生动句子的表达首先就要生动具体,必须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为习作打下牢固的奠基石。
        (五)优秀范文,引导写作
  范文既可以是课文,也可以是精选的作文。“引导”不是指对范文的照本宣科,那样只会造成学生的机械模仿,而是要引导学生对范文进行剖析,体会范文的写作方法,起到引路的作用。我通常的做法为:先让学生根据本次的作文要求,谈谈自己在课前是怎么准备的;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最近学过的课文在这些方面的写法;接着出示范文并引导学生思考:范文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后总结提炼出带有指导作用的写作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勤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开辟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曲云《小学生对习作缺乏兴趣的原因和对策》[J].牡丹教育学院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