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通过阅读,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透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品读生活,启迪心灵。那么,语文阅读应该如何教学才能使其有效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呢?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可以说,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阅读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感,积累词汇和语言材料,从而更好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一、初中语文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耗时最多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教学,它也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意识水平的综合反映。于漪曾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确实,阅读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提供识字写字基础,为口语交际提供练习的机会,为写作教学提供借鉴和模仿的范例,为语文教学提供一般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是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操教育的主要阵地。
二、制定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从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出发,遵循初中生阅读的心理规律,从而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产生对阅读的积极情感。因此,阅读教学前,先要指导学生有明确的阅读目标。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可以以一个月或一周甚至一篇文章作为基本单元。近期目标应与具体学习内容结合起来,配合课堂文本解读,补充必要的额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起到真正读有所用的效果。而远期目标一般以每学年作为一个层次,远期目标应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吻合,让学生明白这一学年主要在哪些方面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累哪些方面的知识,阅读哪些文体的文章。
三、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愿意阅读、爱上阅读呢?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好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第一印象,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设计出有效的课堂导入,正确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语言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趣味性,要想把阅读课教得生动形象,就要把文本中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运用形象的比喻、风趣的语言和绘声绘色的描绘来感染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四、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
有效的阅读教学,并不是老师单纯的教学,它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说,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教会学生读什么,为什么读,怎样读,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以便于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那么,在教学生如何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读”的重要性,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故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把朗读教学提到应有的高度来加以重视,琅琅上口地读,有节奏的读,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加强对阅读文本的内容理解,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同时,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对默读和速度的训练,默读有利于提高理解水平,速度则有利于在一定的时间内快速获取文本信息。这几种阅读方式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教会他们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来进行阅读。
五、组织阅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基础的掌握情况,组织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如组织猜谜语、演讲比赛、演课本剧、扮演角色朗读课文等,以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迅速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
六、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教学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总结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后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可见,教材的更新永远赶不上时代的节奏,课本上有限的几篇文章决不能培养出曹雪芹、鲁迅、余秋雨这样的大家。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扎扎实实开展课外阅读。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因此,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总之,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在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下,参照自身的教学实际行动,及时纠正偏差,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能真正在阅读中获得文学与人生的修养。
参考文献
[1]谢东.关于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理性思考.语文学刊.2002.1.
[2]郎珺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微探》[J].神州杂志:2013/01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