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校园,美丽的风景

校园,美丽的风景

作 者:刘玉芹 (江苏省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月 211200)

教学背景:
我校历史悠久,有着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也是一所时时焕发生机的新学校。校园里绿树成荫,白鸽翩飞,书声朗朗,景色怡人。大家都以能在这所学校学习感到自豪,都很喜爱这所美丽的校园。我抓住了校园文化,围绕新课程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室外写生乐趣和感受成功喜悦的视角设计《校园风景》系列课,选择了造型表现领域建筑物环境的描绘和表现为教学内容。以写生校园为切入点,整合历史文化知识,尝试使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走出教室,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仔细品味校园建筑、周围环境之美,加深对透视基本规律的理解,灵活地运用相关的技能、技巧来表现校园的美,创造性地描绘出校园的风采。
教学过程描述:
【场景1】上课铃响后,我首先在黑板上用线条快速描绘了一幅校园风景,然后问学生是哪儿的风景。孩子们个个来了兴趣,皱着眉、托着腮:“哎,这是哪儿啊?”“啊,真眼熟!”“老师,别说,我快看出来了!”“哦,是学校综合楼附近!”……孩子们根据熟悉的场景努力地回忆,争先恐后地回答,课堂上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很快就有了正确答案。“同学们猜得很对,美丽的校园——我们的家,校园就是我们今天要表现的主题。刚才的画面离现在只有几年,如果是十几年前,几十年前差别就更大了,同学们课前也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紧接着大家开始畅所欲言:“老师,我知道我们学校原来叫伯纯初级中学”“我知道插竹亭的故事”……有的同学甚至还拿来了老版的练习本,上面印有学校的风景图片以及一些老照片等等,我在展台上一一展示,并且展示了一些老师自己画的校园风景画,有速写,也有色彩。同学们发出惊叹,情不自禁地说:“哇,画里的校园真美!”“要是我能画出来就好了!”很快孩子就表现出了强烈的表现欲。“是不是看到眼里的景物都把它画下来呢?”“不是,还要选景”学生思考后回答:“就像拍照片一样”。教师归纳:“是的,这就叫构图”。接着拿出卡纸示范制作一个取景框,实地演示一下如何取景。展示两幅典型的校园风景画,比较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不同,了解透视原理及风景画的一些规律。学生按小组认真研究视角和绘画方法,可以用哪些工具和方法来创作。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及时将学生的闪光点与全班学生交流。
【场景2】组织学生到校园内写生。由于来到了室外,同学们个个都异常兴奋。 “哎,插竹亭上面可以凭栏眺望,下面还可以看书品茶,设计真巧妙” “走,到插竹亭上看看”“哇,那边,那边,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有班主任杨老师!”为了不打消孩子们的积极性,我走到他们中间,顺着他们的话题继续讲:“仔细看,插竹亭是六角亭,有藏有露,要想画出它的全貌,要怎样呢”“离它有一定距离”“对,在里面是画不出亭子的全貌的。”“嘿,小子,把杨老师矫健的身姿画在操场上是个不错的主意哦,就是操场边上几栋教学楼的透视要仔细看看,到底有几个消失点,还有注意景和人的关系。”说话的同学不好意思了,集中注意力赶紧开始画。在写生过程中,鼓励他们多注意观察,引导学生多角度去发现,开展小组协作。一人画一个场景,然后把大家的画拼起来,变成一幅校园全景图。
【场景3】“老师,我想直接用水笔画”“好的,注意建筑物的前后关系”“老师,可不可以加一些想象的东西”“当然可以,未来什么不会发生呢?只要你认为可能,就行”“老师,我觉得直接画有些难,可不可以参考书画呢?”“可以啊” “老师你看,他的画面里面只有一栋教学楼,透视还不对”当同学们开始有嘲笑某位同学的苗头时,我立即反驳:“哪里,你们没看到他的线条画的多流畅啊”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他们。对于一些孩子来说,适当的改变、降低一些要求,或者及时的夸奖他们,他们会表现的更好,积极性也更高,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并不困难了。
根据写生稿,同学们结合已了解的学校历史及相关故事,描绘出了心中美丽的校园:早晨,同学们在插竹亭旁朗朗读书,清风习习;课间和同学坐在紫藤长廊休息、小憩,花香阵阵;课后在文化广场与可爱的鸽子嬉戏,笑语欢声……
教学反思:
一、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意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主动学习的能力。本课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搜集材料到动手绘画,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节约了课堂时间,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有效解决了教师的示范全面性。
二、这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与教师为主导的地位,不管是导入新课还是新课的学习都是针对学生的感知规律而展开,并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展开合作、探究学习,积极实践,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实了新的教学理念。
三、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本课积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学习,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改变“像不像”、“技能性”等单一化评价标准,体现了美术的多样性、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特征。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写生课学生的管理。由于写生是在室外,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教师要事先想好可能出现的情况,例如安全和纪律问题,做好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确保教学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