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校管理工作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班主任工作
作 者:王少霞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崇文中学, 山东 烟台 265599)
大
中
小
人们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都说明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责任重大的。而初中班主任是初中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责任尤为重大。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讲,必须拥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才能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变革自己的管理方式,在管理过程中洞悉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真正做细、做实班主任管理工作。新时代的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班主任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班主任必须加大力度学习专业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处理学生问题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其次,班主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当遇到学生违反校规等逆反行为时,班主任一定要冷静处理,绝对不能武断,忌用激烈的言词批评学生。
二、对班级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
对班级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这一点对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这方面也是看得非常重的。如果偏爱某个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就会有看法,心里会产生不满情绪,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自然就会有抵触情绪,进而有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所以作为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男生,还是女生等都必须一视同仁 ,平等对待 ,不能有所偏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底里信服班主任,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三、在生活上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要善于跟学生谈心、交心。
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备的基本品质。同时,这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才能心灵相通,情意相融。营造爱的氛围是有效关爱的基础。“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读懂你的爱,你必须要付出爱。这种“付出”还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给予,而是在给予的基础上,多方的构建、营造一种爱的氛围,更是有效关爱的基础。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除自己倾注强烈的爱心外,还要通过教育活动,让家长懂得如何关爱孩子,让学生懂得如何互相关爱,教师还要指导他们适时、适事地付出自己的爱。这样,教师、家长、学生才能共同形成一种关爱的合力。大家互相尊重理解、互相关心鼓励,在这样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不能健康成长、不断进步吗?
如前所述,教师爱学生是无疑的,但这种爱是否存在着主观和盲目的因素,是否是学生所渴求的那种爱,恐怕就另当别论了。教师爱学生,必须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了解学生,要弄清他们需要什么,尤其是心理的需求。换言之,教师要让学生读懂你的爱,你就必须先读懂学生的心。实际上,如今的学生心理承爱着相当大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甚至嫉妒,家长过高的期望,教师严格的要求,自身成绩、相貌、身高等的困挠,如此等等。学生思想上的这些压力。教师如果不给予充分的关注、真心的理解和及时地疏导,那么你的关爱很可能是劳而无功。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关注学生,读懂他们的喜怒哀乐;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多看学生的长处,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事实上,由于顽劣、调皮,大多数所谓的“差生”从家长、教师那里听到的多是批评、训斥,因而,他们对关爱的渴求较一般同学更强烈,对宽容的感觉也可能比一般同学更为敏感。所以,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给予尊重和信任。
四、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班主任只有全面的了解了学生的心里状态,才能量身定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德育教学方法,要想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要将老师与学生关系定格在平等的基础上,这要求老师不能表现盛气凌人应该放下架子,融入学生的圈子中和他们做朋友,注重于倾听学生的疑惑多与他们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掌握学生心里真实的想法,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其次,班主任要与家长一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与家长多沟通,了解同学的表现和动态,有助于全面的提升同学的身心成长。
五、班主任管理工作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社会的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较大。虽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大力倡导给学生减负,但从实际来讲,现代社会的学生学习压力是尤其大的。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其他的很多东西。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使得很多学生背负着和年龄不相符的压力。因此,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但是,就目前的管理现状来看,很少有教师在管理工作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部分教师本身就对心理健康问题不以为然。有些教师认为学习成绩好才是王道,而从未真正走进一个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真实的心理需求;其次,有些班主任由于课程繁忙,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除文明、规范外,还必须杜绝攻击性。增强亲和力,既不要用温柔的软刀子——唠叨来“磨”学生,更不能用套话、气话、伤感情的话来“刺”学生,而是应该用道理说服学生,用真情来打动学生,感染每一名学生,是每个孩子都能用阳光积极的心态对待世界。
六、以身作则,建立平等民主的班级管理体制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应当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管理工作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教师才能够深刻理解学生的某些心理动态,并真正做到关爱学生、理解学生。此外,教师在管理工作中,凡事应当做到以身作则,要做学生的人格表率,做学生的楷模,才能够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全体学生。
总之,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当根据管理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不断创新变革自身的管理方式,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不断充实自己的管理理论水平,让班主任管理工作成为学校管理工作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蓬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