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作 者:黄克恩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第二小学,广西 南宁 530001)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日益丰富起来。利用好朗读教学,丰富初中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情感因素的活跃化,有利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效率的提高。积极探究初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才能实现语文教学创新发展目标。 关键词:朗读;课堂;教学;能力;提升
前言
语文学科,是重要的语言学科,工具学科,也具有较大的人文特色。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学习思维的形成,对学生个人学科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朗读教学,能够让学生与文字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增强学生应用语言和理解语言的能力。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朗读教学活动,能够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有吸引力。
一、培养朗读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选择方面,教师的功利心理较强。中考并不考察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朗读的重视明显不足。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朗读学习会占用大量的课程时间,但并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显著提高。思想上的错误认知,影响了朗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没有给予朗读教学重视,未分配合理的课堂时间,未优化朗读教学内容,使得大多数初中学生也不关注朗读学习,没有朗读的兴趣。
在推进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开发学生的朗读学习兴趣作为朗读教学的起点。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传递着积极的思想,展示着作者的社会理想,描绘着真善美的形象。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会受到积极影响,有效的朗读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朗读学习的收获,不仅限于语文学科学习方面,更不仅限于考试成绩提高方面。教师要转变个人的朗读教学观念,认识到朗读教学对学生个人人格健全、理想树立、品鉴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发现朗读学生的魅力。像在学习《在山的那边》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文章所描绘的景象入手,让学生对山的那边产生无限的憧憬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对应的情境中,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同学们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在朗读之前,就“山的那边有什么?”与学生开展师生互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力量,阅读的魅力。之后,再去朗读文章,能够让学生带着积极的个人朗读态度和与文章契合的情绪,促进朗读效果的优化。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像在朗读到情绪积极的内容时,可以加快节奏,通过朗读营造相对开放的阅读氛围。同时也可以利用多读轻音的方式,展现出俏皮的情绪和活泼的态度。在读到具体的句子时,教师可以在断句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这不仅能够让他们的朗读更加优异,还能促进其句子理解能力的提高。让初中学生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有快乐的学习体验,同时获得一定的学科技能,促进学生转变个人朗读学习态度,认识到朗读同样能够带来个人在学科学习上的提升,有助于其学习主动性的大幅度提升。
二、丰富朗读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中可以组织的朗读学习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研究读音,了解语调在语句表达上的不同作用。朗读活动的参与,能够让初中学生更多地推敲阅读文章中的细节,用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朗读学习中。积累丰富的朗读经验,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借助不同的朗读方式帮助自己解决理解难点。让初中学生通过丰富的朗读训练,掌握相对全面的朗读技巧,是组织和落实朗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像在讲解《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与《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所描述情境类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真正身临其境。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对冬天的喜爱这份情感添加到朴实的文字中。《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具有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文章的语言虽然质朴,但传递出来的情感却是炙热的。通过情境化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想象济南的冬天,看待济南的冬天,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其朗读收获的多元化。除此之外,《济南的冬天》,还向读者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用最为简单和易懂的语言,彰显着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在朗读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用舒缓的语调,展示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平和情绪。用合理的停顿和情感的转化,促进细腻情感在质朴语言中的迸发。
三、重视朗读评价落实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能够给学生个人发展提出建议,也能促进学生个人反思活动的落实。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定制科学的评价标准,让学生通过有效的评价获得更好的发展。
首先,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时,要讲究整体性。针对学生朗读的整体效果作出评价,而非抓住学生朗读的某个段落或词汇进行评价。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朗读学习状态变化,提出动态化的评价。重视学生的朗读过程,同时关注学生的朗读结果。特别关注学生前后表现的差异,通过针对性评价和动态化评价的落实,让学生获得最合理的朗读指导。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朗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朗读实践活动其实,是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化阅读活动。越高效的朗读教学,越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字和语言的韵律美,深入体会字词句,获得更多的情感收获。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们读起来,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朗读声音引导下深入到对应的情境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参考文献
[1]拉毛东知.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 散文百家,2021(17):116-117.
[2]贺琳琳.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教学建议[J]. 读与写,2021,18(19):90.
[3]王云霞,何志强.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途径[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21(9):27-28.
[4]王能云. 初中语文有效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1(27):8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