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小议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

小议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

作 者:张 波 (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有效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能够有效促进中职学生的专业化发展,使学生们更快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一名合格的时代新人。在具体实践中,应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索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路径,需要深入的研究可行性策略,设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发展需求。本文对此展开了相关分析,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思政元素;有效融合

引言
培育大批会计专业人才,为社会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做好中职会计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活跃课堂氛围,融合思政元素,指导学生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与创造性发展而言有着促进的作用。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走进社会,认真工作,严守底线,可以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将维护好国家的利益,使国家发展及长远规划走向新的成功。
一、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合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导向下,加强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巧妙地融合思政元素,培养有才有德的专业学生,更好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自觉严守底线,不做任何有损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事情,会计专业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1]。
(二)有助于学生会计专业本质的认识
思政元素很好地融入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之中,丰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不同形式、多种主题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到“专业本质”,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三观,始终牢记职业准则,加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其专业优势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有望收获意外惊喜。
二、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合意义
思政元素有效融合在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要引起会计专业课教师的高度重视,要在学生“奉献精神”“工匠精神”“战斗精神”的培养上下足功夫,使全体学生都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不断地突破自我,而在后续发展中尽显专业优势,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中职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风险性,也是一门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融合思政元素,并且引入真实的案例,培养学生十分严谨的工作态度,提升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学生们勤于实践,做到精益求精,树立专业的作风,真正参与到会计工作中,大力推动企业稳健发展。
三、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
(一)融合思政元素,加强警示教育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包括了高专业性、高风险性的财务管理,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时机,有效地融合思政元素,通过加强“警示教育”,直接强化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作风,之后利用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从而认识到会计专业本质,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按规定完成工作任务。比如,在“对账”这一重点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识别”“判断”等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核对有关数字,而具备更为认真、更加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识别账簿记录,并判断相关的会计凭证、往来款项等,而具备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播放《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法制节目视频,打造动态化的教学课堂,让学生们接触到鲜活的事例,在真实的案例当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之后通过小组的讨论,多角度分析案情,善于总结原因,谈一谈自己的观后感,以便在深入理解专业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实现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交流能力、总结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开展趣味活动,稳固职业道德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建立一道心理防线,主动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地稳固职业道德,通过参与趣味性强的专业知识学习活动、课程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2]。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该融入思政元素,活跃课堂氛围,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并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学会明辨是与非,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社会责任、职业使命等,慢慢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争取在今后的岗位工作中,更好地履行专业职责,助推企业改革发展,使企业的内部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变得异常顺利。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以“生产过程的核算”课程内容教学为例,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对于思政元素在不同环节中的融合价值有着正确认识后,可以通过服装生产视频的直观化展示,引导学生们在“抢答活动”的参与中,思考以下问题:(1)生产服装的重要工序有哪几道?(2)女士套装的材料费是多少?工人费是多少?(3)在男士西服的生产环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是多少?学生进行问题的积极抢答,课堂互动更具趣味性,对于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有了更好地认识,不断加深理解记忆,可以更为准确地牢记核算概念、专业本质等。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针对“生产成本”引发学生的激情讨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尝试合作学习,进而形成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等,并在财务处理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的快速发展中树立良好价值观。
(三)联系实际生活,促进学生发展
会计专业课程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课知识的有效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处理现实的财务问题,真正了解到会计专业,对于未来就业、专业化发展产生更大的期待,成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只是时间问题[3]。中职院校要确保会计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要针对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提出新要求、新标准,监督教师摒弃传统观念,不断创新授课手段、教学方法,联系生活融入思政元素,利用丰富多样的生活素材,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风险防范意识、思想道德品质等。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融入思政元素时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热情和自学积极性,以真实事件为教学载体,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取得最优化的会计专业课教学效果,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实践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与创造性发展。比如,在“销售过程的核算”相关知识点的实际教学中,笔者就贴近了班级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B公司向A公司销售手机,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注的价款为“100000”元整,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3000”元整,手机成本为“60000”元整,实际运费为“100”元整,并注明款项未收。请问:(1)B公司是否需要确认“销售收入”,实际的销售收入应为多少?(2)手机销售过程当中是否需要“交税”?(3)为了增加手机销量,B公司专门投放广告所产生的广告费用应如何处理?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可以启发学生分析账户性质,有效探究销售过程当中的财务处理,便于学生从专业角度上剖析实际问题,从而产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四)重视课程考评,实现立德树人
“课程考评”是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能够提高所有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及时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中职学生专业知识的高效学习和学以致用,有益于中职学生自我评价以及自我反思能力的全面发展,可谓一举数得。教师必须推进课程考评工作,明确考评的核心目标,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真正促进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发展,促使学生走向成熟[4]。比如,在教学“现金折扣账务处理”相关内容时,关于企业信用的查询,学生要学会登录“中国信用网”。对于信用不良的企业,学生要学会慎重赊销;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学生要充分考虑赊销货物,合理给出现金折扣。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秉承“诚信为本”的原则,才能得以长远的发展。再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为他们提供企业实习的机会,学生在具体的岗位工作中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反思自身的不足,实现自我的评价,主动提升着职业道德修养,才更容易成为不可多得的会计专业人才。
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政元素融入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至关重要,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重视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使学生们真正成为合格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朱晓勤.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研究[J].科学咨询,2020(49)145-146.
[2]杜利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有效融合思政元素的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02)731.
[3]周方良.高职《财务会计》线上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探析[J].智库时代,2020(37)79-80.
[4]张冰雪.“课程思政”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实施探讨[J].大学:思政教研,2021(0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