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错不可避免,但是小学生对于如何应对学习上的错误,将影响“改错”的整体效果。关于如何应对错题问题,教师应该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一门“改错课”对学生进行教育。下面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利用“改错课”优化小学课堂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改错课;优化课堂
引言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能避免的,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百分之百不出现错误,因此,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改错课”,使出现错误的影响达到最小。
一、让学生们认识到出错不可避免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他们大多数存在着极强的虚荣心,总是想交出一份完美的作业或者答卷,以获取老师或者家长的表扬,以及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因此,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不好的手段,比如说抄作业等等。这会严重的影响到老师的判断力,这其中的危害可想而知。所以让小学生认识到出错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至关重要。在上“改错课”之前,我会给学生们灌输一些关于认识错误方面的一些思想知识。苏联卡尔梅科娃在《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书中指出:“对错误的分析,往往有助于对所研究材料的实质更深入的理解”。错误人皆有之,我们只有犯错误,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学生们认识到了出错是没法避免的,他们只有不断试错,才能不断进步,自此,学生们每次都能上交一份真实有效的作业,教师对于学生们有了更好地了解,因此“改错课”才能有一个好的开端,并顺利进行。
二、培养学生自觉改错的习惯
自觉改错就是让学生们在平时的作业,课堂检测以及考试检测后先自己进行检查,查明错因,是因为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是因为粗心,然后先自己进行修改,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识,能更有效避免下次同样的错误发生。因此培养学生自觉改错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自觉改错,教师也应对学生进行督促,检查,让他们知道有错应该要改,有错必须要改。有效培养学生自觉改错的习惯,对于上好一门“改错课”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设计好一门“改错课”
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要求,包括让学生们认识到出错不可避免以及培养学生自觉改错的习惯,更要在如何设计好一门好的“改错课”下足功夫。对于如何设计好一门好的“改错课”,有如下见解。
(一)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学生自己写完作业后,多少都会出点错,但是错误一般不会一模一样,因此在给学生纠错中的效果不是很好,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笔者具体的做法是,在上课前让同学们以数学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分析别的同学的的错误做法以及不同于自己的优秀做法,派一人进行记录,然后商量着自己改正错误。组长总结出本小组学生一样的错误类型,课堂上一起观看。以便于提醒学生们以后尽量避免类似的类似错误。达到相互学习的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有效的促进了良好的数学探究学习好习惯的养成[1]。
(二)回归课本,对症下药
一章或一节学习之后,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各异,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笔者认为摸透问题的症结是改正错误的关键,这本身来说就是一种提高。有批判性的汲取和剔除才有创新性的发展。用好教材这个有效的工具是良策。例如,有这样一道易错题:王老师带班上48名同学一起划船,每条船最多坐6人,至少应租几条船?[分析与解]本题错误原因主要有:(1)理解题意时对条件分析不透彻;(2)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余数思考不全面。关于条件“王老师带班上48名同学一起划船”的理解应是一共有49人(包括王老师)列式49+6=8(条)···1(人)。由于还余1人,所以应再多租一条船,8+1=9(条),答案是至少应租9条船。当然,学生作业的错误情形还有多种,如:审题不清造成错误,书写出错,计算错误,表述错误,不检验出错,方法用错等一系列显性或隐性错误.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批改作业中去发现去斟酌和去分类,有指导性地让学生去反思和订正,从而培养学生戒骄戒躁,败不馁,胜不骄的思维心理,在互相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优化形式,及时反馈
“改错课”的上课形式不能单调,要根据具体的课堂内容设定合适的、活灵活现的教学形式。“改错课”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循序渐进的。首先要找出错误然后分析错误,最后进行改正,最重要的是改正错误之后要进行总结,为的是预防下次同类型的错误发生。练习形式也应该循序渐进,可以做单独的练习,也可以做综合性强一点的。在学生进行改错之后,教师要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掌握巩固知识并应用知识于实践。每次出现错误后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审视错题,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后掌握题型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从而引导学生对错题及时认真反思的习惯[2]。
四、结束语
总之,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改错,可以让学生认清自己的错误,从错误中清醒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让学生逐步的走出误区,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这样一来,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严谨的逻辑思维,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尽管,学生犯的错误往往都是宝贵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有错误才会发现问题,从错误中学习经验,正是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变得真实、灵活。让学生们在错误中领悟数学学习方法,发散自己的思维,创新解题方式,感悟其中的真理。让学生真真切切对待自己的数学问题,认真完成作业,从而给自己的教学有一定的提示和思考,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以发展一门“改错课”以及如何优化这个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是重中之重的。
参考文献
[1]闫吉林. 巧用"改错课"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 甘肃教育, 2018(18):1.
[2]谢军. 巧用"改错课"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 家长, 2020(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