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在高中时期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是基础性课程,也是最具魅力的学科之一,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十分必要。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许多学校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塑造”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学生健康成长的步伐,阻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到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所以,解决好高中语文教学问题,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深远,同是也是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主旋律,也是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语文;改革途径
前言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途径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传统的语文教材进行重构。这种重构应当遵循"内容与方法并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融合,形式多样灵活等原则"。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素质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迪,使他们从小就能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熏陶,从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影响,因此,我们要不断改进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一、明确立德树人核心要求,加强对德育的重视
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素质背景下教育教学的要求。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不断思考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发挥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功能。结合高中学生学情和语文教学活动内容,深入挖掘德育教育资源,培养高中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定地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优秀人才基础。为了充分发挥高中语文的德育教育作用,还需加强对语文教育德育教育思想理念知识的培训以及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使高中语文教师在全面推进德育工作中,着眼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把握德育与智慧相融合、知识技能教育和品格养成共同促进等规律,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注重语文学习兴趣培养,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阶段,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有效资源,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拓宽视野,同时,利用线上课堂,开展丰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营造浓厚的校园气息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形式来锻炼学生口头语言能力;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历史街区等地方,使学生深切体会到语文学习是一件既有意义又具挑战的事业,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新精神,让他们真正喜欢上语文,爱上语文。
三、立足课堂,变革课堂教学方式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人格塑造和思想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时期,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与优化。一是,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尊重高中学生成长规律,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育和指导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弥补不足之处。教师在开展学生评价时,需加强对学生学习品质的认同与赞扬,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师生距离的拉近,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汲取教师的指导意见,运用正确学习方式,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二是,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丰富的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增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之间通过辩论、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加深对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教学内容为例,毛主席胸怀宽广,对祖国山河和人民充满了热爱,这种强烈的情感在诗词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小组合作式学习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通过朗诵、讨论等方式,从毛主席的生平、诗词的写作背景、诗词内容等多方面挖掘爱国情感,提高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功能。
四、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重视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核心概念包括了语文学习目标、基本观点、核心范畴三个部分,其中基本观点又细分为必要观点、重点观点、难点观点三类。因而,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当将语文核心观点纳入课堂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围绕基本观点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更好地发挥语文核心教学功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重视是提升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关键所在,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需求。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鲜明的科学属性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属性,语文教学评价的核心不仅在于评价语文知识和技巧,还在于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地促进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深入了解当前的教育新形势,明确学科特点和任务要求,努力实践探索适应新形势、符合学情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精神以及优秀的审美能力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同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总之,只要广大语文教师能把握住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和要求,认真钻研教材,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并且加强教学管理工作,那么,就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孙长瑞.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开展途径探索[J].知识文库,2022(01):7-9.
[2]李姝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路径探索[J].新课程,2021(36):224.
[3]王珍.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美育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21,8(04):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