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把它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联想学习能力,因为导图中的图像可以自动地吸引小学生们的眼睛和大脑的注意力,触发无数的联想这是帮助学生记忆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小学课堂上教师将思维导图工具引入词汇教学,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有效习得并记忆英语词汇,最终达到提升英语综合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现状;思维导图的应用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在英语课后,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会如此抱怨:一个课时学的新单词就那么四五个,一节课下来,没几个学生会读,更不用说默写了;又或者明明这个单词在堂上课后都已经默写过了,把它放在应用的句子或情景中,学生们就不会写了呢?确实,小学生们经常会出现这些情况,见词读不出来,听音写不出来,见形忘音,听音忘词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一听到听写、默写单词就心生怕念,紧皱眉头,即使勉强完成,也是死记硬背,今天会了,明天忘了,因此,记忆单词就成了学生们的沉重负担。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如下:
(一)小学生的注意力问题
心里学家研究表明,部分小学生的注意力较差,集中学习的时间相对比较短。在小学阶段,智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之一就是注意力,如果在堂上学生们长时间不集中精神关注学习的知识,就很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特别是对枯燥乏味的单词记忆学习,就更难集中精神了。
(二)教师词汇教学的方式方法传统
有部分教师认为,词汇记忆跟语文背书一样,靠的是学生用课余时间勤奋努力去背诵记忆,所以在课堂上先是首先教授单词词,带读两遍──录音跟读──纠正错音──意思讲解──课后背诵,教学的方法传统单调,平铺直叙,比较刻板单调,让学生失去了其思维的张弛度,不能唤起学生认真学习单词的意识,自然培养不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的兴趣和能力。
(三)欠缺系统音标学习基础
2020年5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其中对英语学科要求“禁止在小学阶段讲授国际音标”。因此在小学阶段,老师没有进行系统的音标教学,学生只能模仿着录音或老师的发音来朗读,在课后拼写单词时,单词的音与形、单词的重音与识记重点,学生们只能靠堂上仅存的记忆来进行复习,有的同学甚至就只能堂上跟着读,课后不会读。在应付各种的听写、测验、考试时,学生只能完全靠死记硬背来背诵单词、拼写单词。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学习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它图文并茂,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思维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 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思维导图重点突出, 结构清晰,图文同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产生新的想法,不容易分散注意力。
(一)利用导图,摆脱思维的定势
思维导图能把已学的知识激活,与词汇有关的知识网络自然连接,让学生能温故旧知,拓展新知,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愿望,为新课的学习铺好道路。因此,教师可以在热身环节中利用思维导图模式,把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引出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导图热身不仅起到承旧启新的作用,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十分高效。
如在PEP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My home这一单元,本单元主要话题是房屋里的各类房间及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和家具等,教师可以学习完Part A 表示房间的单词living?room/study/kitchen/bedroom/bathroom后,进行Part B新课学习热身可以设计导图热身,利用导图先复习有关房间的单词,然后用导图引出新课内容,各类家具及用品的单词phone/fridge/sofa/table/bed,绘制成思维导图。
导图激活词汇量还可以加入游戏模式,如头脑风暴活动。头脑风暴活动能够使学生摆脱思维的定势,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向进行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让学生的思考更灵活,更有创造性。
如学习pep小学三年级下册Unit 3 At the zoo,有关动物外貌的词汇时,老师可以利用三年级上册动物类的词汇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头脑风暴活动:小组以合作的形式绘制思维导图,用五分钟的时间绘制,看哪一组写得有多又好,并选取其中的两个到三个小组进行展示。
思维导图工具用在课堂热身中,让学生们都能“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筋,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渗透,还可以发散学生获取信息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自绘导图,促进词汇的自主学习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在热身导入部分融入思维导图模式,绘制导图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词汇和图片的融合,开启孩子们的头脑风暴,开发他们神奇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词汇的习得。
在PEP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Weather,结合导图与新授词汇相关的歌曲,让学生动态地预测将要学习的词汇,促进自主学习。
教师教授词汇snowy/rainy/windy/sunny/cloudy前,先播放歌曲《How is the weather》让学生欣赏一遍, 歌词如下:How is the weather? It’s sunny day. How is the weather? It’s cloudy . How is the weather? It’s windy . How is the weather? It’s snowy.How is the weather? It’s rainy.播放同时在黑板展示导图的框架结构;在播放第二遍时留给学生任务:绘制导图,用小图画画出你听到的天气情况。
上英语课还能秀一翻画画本领,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利用导图和歌曲不仅丰富了学生关于天气的图标,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到本课的学习主题是weather,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欲望——学习表示天气的英语单词,来完成导图。学生们把英语教学中呆板的英语单词设计成可视化、形象化的导图模式,既能把自己的图画展示一遍,又能拓展更多的新知识,能带给学生满满的成就感。
(三)展示导图,补充音标学习的缺陷
小学英语学习欠缺系统音标学习,导致学生们不能完整地根据发音拼写单词。在低年级接触的单词比较简单易记,学生们还能勉强应付,到中高年级要掌握的单词、词组越来越难,继续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会让学生们越来越讨厌,越来越害怕。思维导图就像一条线,把零散的单词根据发音规律进行归类组合,化难为易。
如在刚刚学习英语的三年级,老师可以在开学初让学生准备一个图画本——绘制音标导图小册子。根据每个单元涉及的音标来把整个学年的音标进行归类整理,同时,还可以在已学词汇的基础上增加相同类别的词汇量,适时拓展,这样坚持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者贯穿整个小学英语学习阶段的整理归纳,学生们一定能掌握大部分词汇的发音规律,在拼写单词时更能得心应手。
音标导图让学生能更快地、容易地熟悉词汇的拼读,更会拓展出更多的关于其相同发音的词汇,让学生逐步不再害怕单词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词汇教学有效工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实现先学后教,先整理归纳,后理解深化,并让学生逐步学会从整体上理解语言,最终达至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曹建华.(2016).情景式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何晓锋. (2013). 思维导图在工作学习中的应用
[4]杨丽. (2016).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