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这不是紫色的花朵在说笑,而是高贵的心灵在呐喊:“我们在复活!”这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这是文本中的主人公花说的话,笑着,说着,童真的言语,热闹的画面,喜悦、幸福洋溢出纸面,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生命的源泉——我在开花
水是生命之源。“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相信作者眼中的瀑布是可以看见其开端和终极的。那这里的“不见开端不见终极”就只能是作者心里所想象的了!或是作者所渴求的!“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作者笔下的紫却是流动的,是生命!“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露”的本质都是水。作者时刻在暗示我们生命的存在!“就要绽开”中的“就要”是立刻,那是什么包不住了呢?那里面是生命的源泉!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盘虬卧龙”,弯弯曲曲,苍劲有力,充满着生命力量!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长成这样的,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源,那是水的润泽!
二、精神的苏醒——我再开花
特殊年代,有着特殊的生活状态。改变的往往是外在的,内心的追求、精神的信仰,往往是很难改变的!它会适时地静静地躲藏在心里的某一个角落,默默不语!到了适当的时机,它就会苏醒过来!“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特殊年代,作者父亲哲学家冯友兰受到了磨难。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作者想到了生命,想到了死亡。世事在变幻,血液在流转,生命在延续,精神在苏醒!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作者想抛开痛苦,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尼采说:“梦的静观有一种深沉内在的快乐,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带着静观的这种快乐做梦,必须完全忘掉白昼及其烦人的纠缠。”[1]作者沉浸在美的形态中,在梦幻中获得精神愉悦。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一个“从未”两字,一个“盛”字,作者告诉了我们,她看见花的精神!经过了风雨的磨难,经过了多年的静默,无声地修炼,开出令人震撼的花朵。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就是至美的。作者内心渴求一种新的精神状态,盼望着去过一种新生的生活,愉悦的生活。她很快地在紫藤萝花上看到了生命力,与其说是看到,不如说这是她心里的紫藤萝。
“伶仃”,李密《陈情表》说到“伶仃孤苦”。十年前的花变得没有伙伴,没有依靠。作者在前文中说到自己没有摘花的习惯,那是在暗示我们花不是没有开,而是开了,是有人不让开花。“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是特殊年代里有着特殊的生活情况。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在措施实施过程中,有些人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的压抑、精神的折磨!人民都处在不“敢”的边缘,正如文中说写到“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如今春风吹拂过祖国大地,社会有了新面貌。“我—在—开—花!”“在”以前开,现在开,以后还会开。“开”绽放生命。“花”美好。
这生命力也感染着作者。作者在文章最后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两个“浅”字,更强调了色彩的浅淡,如此浅淡的芳香,却促使作者加快脚步,那这里促使作者加快脚步的力量是什么呢?这肯定不是浅淡的芳香,作者在暗示我们那力量是精神的苏醒,对充满活力的生活的追求。特殊年代里,对于一个思想者,对于一个文学青年,对于一个富有想象、青春浪漫的文学女子,无声的生活如绝望的死水,她希望有一点东西来打破这一切。于是在作者内心,静静的紫色,在流动的,也在欢笑,也不停地生长。衰败多年的花让作者看到了生机和活力,一颗沉睡多年的心在动。
三、心灵的复活——我要开花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凡是青草没有锄尽的地方都会绿意盎然的。紫藤萝经过十年的浩劫,它的花被摘掉,可它的根还在,生命还在!黑夜孕育着黎明。
她的父亲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说:“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究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2]天地万物,一阴一阳谓之道。“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天地阳光灿烂。“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酒的本质就是水做的。阴阳相映。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最浅淡的部分”浅到淡如空白,给人空灵之感。力量奔放肆意,充盈着淡淡的色彩。宗白华说:“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3]苏东坡也有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心灵的空明,容纳万物,万物浸入人的生命,丰富的,充实的,自由的,有了人的性灵,司空图说“真力弥漫,万象在旁”[4]外在最浅淡的花朵里却蕴藏着“盛”意。
“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是什么流向心底?是生命的美好,生命的永恒,住在了人的心底!流着,阳光融化冰雪,心灵在复活!紫藤萝容光焕发,闪出光泽。人的性灵闪耀在紫藤萝周围。一树的紫藤萝花给了作者力量,作者给了紫藤萝花新的色彩 !
参考文献
[1](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14.4,24。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1298。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25。
[4]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