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对策分析

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对策分析

作 者:吴 腾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城乡环境卫生事务中心 277300)

 摘   要:公众参与是环境卫生治理的重要内容与实现途径,成功的环境卫生治理离不开完善的公众参与。从当前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实践情况来看,其参与境况不容乐观,参与机制不成熟、不健全。参与能力不足、环卫意识差、参与渠道单一、社会组织作用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的凸显。本文将重点探讨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公众;参与;对策
一、政府权力下放、转向服务思维
环境卫生治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仅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实现预期效果和治理目标。而市场化模式的应用,的确减轻了政府的工作量,缓解了一定的治理压力,但距离理想的环卫治理效果仍有较大差距。因为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存在“失灵”现象。这就需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政府治理模式,将以政府和市场为主的治理模式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模式,将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努力构建政府部门和企业、社区公众、专家和媒体在环境治理中合作伙伴关系,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格局。
二、构建规范性、制度性参与框架
制度供给相对不足,是当前影响公众参与渠道不畅、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部分地区在调动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做出重大决策、出台重要文件等方面都坚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但是,由于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还不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制度化决策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尚未真正成为一种常态化、规范化的制度安排。公众参与需要进一步的制度化,通过完善的制度规定,保障公众参与的常态化和积极性,预防和限制对公众参与的不当干扰,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基于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保公众的知情权。第二,确保公众的监督权。第三,确保公众参与决策权。第四,完善专家咨询制度。
三、培养公众自觉意识与自律观念
培育市民环保自律意识,无疑是解决市容环境卫生问题最彻底的途径之源,也是提高市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更是破解市容环卫难题最“致命”的有利“武器”。倘若人人都有很强的环卫自律意识,那么,公共区域脏乱差、城市“牛皮癣”、随地吐痰等不良现象就会不复存在。因此,全方位、多渠道培育高自律意识、高质量的参与实体,增强公众参与的素质化,是实现城市环境卫生有效治理的原动力。其具体方式可通过内化与外化相呼应来实现。首先是内化方面,要着力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其次是外化方面,要建立并完善创新型宣传教育机制。
四、 塑造自愿、主动的参与主体
尽管国内很多城市在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以及推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极倡导协同共治理念,着力营造公众参与氛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收效并不明显。一些传统思想导致公众缺乏对权利、义务的使用,缺乏对独立、平等的追求,缺乏对参与、共治的要求。社会公众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切实树立主体意识,是其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的先决条件。因此,自觉、主动地参与城市环境卫生的治理,对于进一步增强主人翁精神有着重要的民主价值与意义。在下步公众中,一要积极培育公众的主动参与意识。二要创新环境卫生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引导机制。
五、建构全方位、专业化的参与格局
公众作为一个集合性概念,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环境卫生治理的角度出发,并能起到一定的带动效应的参与者,应该包括街道社区、社会单位、专业人士、学生等有一定知识储备、文化修养的人员。以他们为“模范”,充分发挥其在环境卫生治理中各自具有的优势,将对公众参与环卫治理的专业化与规模化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基于此,一是要强化属地街道社区在环境卫生治理中的功能作用。二是要强化中小学和大中专院校在环境卫生治理中的带动作用。三是强化专业人士在环境卫生治理中的参谋助手作用。
六、搭建以智能新媒介为载体的参与平台
信息社会的内在动力是信息的流通和传播,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让城市环境卫生的“信息流”,沿着一条条网线,流入千家万户的智能终端上,如何让政府,市民和第三方机构之间形成一个网络“朋友圈”,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管理部门的新课题。“互联网+公众参与”并不非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公众参与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到城市环境卫生的治理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新动能。基于此,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完善以新媒介为平台的沟通机制。二要强化媒介在环境卫生治理中的引导作用。三要加强媒体的独立性加强媒体的独立性,保障媒体的新闻自由是确保媒体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七、展望
解决环境卫生污染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大市民和政府从观念上切实发生转变。当前,环境卫生公共事物的多方合作治理模式是当前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的的方向和目标,其过程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公众参与城市环境卫生治理,怎样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预期,还需要在今后具体的城市管理活动中去不断地进行反复的实践和检验。我们可以预见,不管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曲折程度如何,政府对于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重要性,一定会有越来越深刻的体验;公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一定会进一步得到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公众依法维护自身环境卫生的积极性,也必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得以充分的实现和保障,公众参与对环境卫生治理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也一定会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1]杨尚文,《现代城市社会市容管理的公众参与》,《上海城市管理》,2010 年第 3 期2、曾正茂,《城市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年,第 44 页
作者简介
吴腾,性别:男,出生年月:1984年6月12日,工作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城乡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