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现状调查及对策
作 者:石子俊 冉中华 姚元春
(重庆市酉阳县教师进修学校,重庆 酉阳 409800)
大
中
小
摘 要: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校本研修状态也并不理想。造成校本研修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有学校与教师的双重因素。优化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探究,如通过每个学期定量的主题、不定期组织研究交流会、找到校外交流学习途径,并做好问题诊断等工作,借此完成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的升级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
前言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0%,因此,强化农村地区校本研修工作,是强化基础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的校本研修工作依然相对落后——教育工作受到经济基础发展的限制,也受到教师自觉性的影响,想要进行行之有效的调整,需要找准问题所在,从校园本身着手,以校本研修为基础提升农村地区教育质量。
一、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问题分析
(一)学校层面问题分析
校本培训是每个学校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是具体落实到农村地区中小学,则面临诸多实际困难:首先是经费不足的问题,受到当地经济发展限制,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学校连自身基本的开支都难以达成,更无谈校本教育投入[1]。其二,农村中小学受到人力、物力资源紧缺的影响,缺少指导教师,也缺乏必要的培训基地和培训设施,如学习室、资料室、电教室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校本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其三,一些学校的校长自身对校本培训重视不够,未能及时将校本培训纳入到重点工作中。其四,前文提及,校本培训是上级教育部门明确提出过要求的工作,然而部分学校也出现了应付工作、形式主义等情况,每周组织教师进行文献阅读,教育部门学习文件阅读等,就没有其他工作了。
(二)教师层面问题分析
在教师层面,对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参与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农村中小学地区,教师的年龄分层也会相应的出现不同的思想。年纪大的教师,多出现思想倦怠、应付了事的情况,将校本研修视为一种形式主义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实质性不强。当前很多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教师来自于“民转公”,相当一部分的学历是自学本科等,实际基础并不扎实,如果学校不能给予足够的培训组织,自主学习与革新能力薄弱[2]。而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尽管引入新鲜教师力量,且这些教师或是毕业于专业师范类院校的,但是这部分教师很难在短期内于农村教学实践中找到思路,且流动性大,以此为过渡之后往往会回到城市工作。教师层面的这些问题,也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的现状。
二、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现状调整策略
(一)积极组织校内研讨
校本研修,不仅是一个学的过程,也应当是一个“研”的过程,需要相互的交流互动。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组织校本研修,应当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心得的交流。作为学校,可以每个月或每个学期,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活动。学校组织设定交流 活动,应当是有规划、有主题的:一般而言,每个学期围绕一到两个主题展开深度研讨即可,围绕这些主题,由教师进行自主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再于交流活动中进行交流与讨论。例如,某个校园围绕“研究性学习在学科课程中的渗透”等,不同科目的教师可以围绕自身的教学科目做以发言,在校内研讨中,教师可以畅所欲言,积极讨论,广开思路。同时,一个校园内,无论是实践派教师,还是理论派教师,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能交换思路,进行融合。校内研讨,由校内教师组成,所面临的问题也相对集中,针对学校教育中较为突出、普遍的问题,可以加以整理,并且做以整体的研讨。
(二)要求教师做好自我反思
每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实际上都是不同的,想要有所成长,教学工作也应当常教常新,常讲常新。基于此,要求教师做好自我反思工作,也要对教师提出要求:在每个学期教学结束后,针对自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以整理,紧扣实践,针对自己一个学期的教学成绩、做出的突破、取得的亮点、发现的不足等,做以整理,最终量化为文案上交[3]。组织这项工作,应当要求教师每一项的提出,都有实践的依托和理论的支撑等,做好深刻的自我反思。这样,教师针对自己每个学期的工作都会有更为积极的态度去记录与思考,而非讲过即过的状态。农村中小学作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建设,其品质往往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发展,也有着独特的特色,深刻把握教学实践,才能有效组织教学。
(三)找到培训路径
在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的发展中,学校深刻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也要积极寻求外部资源的辅助。一般而言,教育部门会推出一系列培训课程,把握这类培训,组织教师去学习,再由先进教师回学校进行讲解,以一带十。找到培训的路径,除了受益于教育部门,也要由学校管理层进行深度思考,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优质资源,完成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在农村地区的教育中,也可以由学校出去进行外联,如与周边的兄弟学校,市区的学校进行交流研讨,引入不同的教学思路,对自身教学工作做以反思。
结语
校本研修是学习型、可持续发展型学校建立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校紧跟时代及课标要求的发展路径所在。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受到教育资源、教育理念等的影响,相对城市学校发展往往较为缓慢。在组织校本研修过程中,深刻对当前教育形式及学校现状加以分析,再做以横向比较,发现自身的问题等,籍此做以推动,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深刻的讨论,以此帮助学校做出校本研修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德银,王云风.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2005,16(2):86-87.
[2]庞俊亭.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的现状与对策——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张科.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