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幼儿阶段食育的实施与策略探究

幼儿阶段食育的实施与策略探究

作 者:蔡东贺 (平顶山市开源路幼儿园,河南 平顶山 467001)

 摘   要:食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涵盖内容有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食育保健以及节约粮食的意识等等。在幼儿园中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食育课程,是培养幼儿养成科学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素质教育中重要一环。把食育摆在重点和突出位置,让幼儿从多维度理解和认知健康饮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食育实施;策略探究
前言
所谓“食育”,就是指通过膳食平衡、饮食安全、饮食行为、饮食文化的教育,树立科学膳食理念,让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正确地选择食物,使食物更加符合营养需要。食育专家沈立曾说“民以良食为天,教以食育为先”。吃的好不好,幼儿体格见分晓。当前,健康中国战略把幼儿的身体健康纳入了关注环节,而饮食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的食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关注。本文基于幼儿食育中所注意的政策环境,充分论证了食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多个角度列举了幼儿园有效开展食育有效方案,供教职人员参考交流。
一、基于信息技术,感悟饮食文化
多媒体教学丰富了集体教学,以音频、视频、图片、动画为载体,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足不出户就能对食育课程有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认知。基于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穿插播放一些热门的视频,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制作食物的视频、《中华小当家》、《厨王争霸》,让幼儿了解我国多种多样的美食,以“八大菜系”为切入点,辅助以地方小吃和各种各样的美食制作手法。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后针对视频内容共同探讨其制作方法,并将其作为重点内容的讲解,丰富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也可在观看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内容回顾,自发交流观看感受,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美食文化。同时教师可根据当地的美食制作技艺,如利用身边的“河南烩面”、“鲁山揽锅菜”、“舞阳热豆腐”、“北舞渡胡辣汤”等,让家长带孩子去品尝,了解制作过程和方法,增强幼儿对地域饮食文化的认同感。
二、响应政策号召,培养节约意识
当前,幼儿园、家庭更加注重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搭配,一方面孩子存在营养过剩,肥胖和疏于运动成为普遍现象,另一方面,进食种类的丰富让一些孩子的胃口越来越挑剔,使得不喜欢吃的浅尝辄止。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响应国家节约粮食的号召,注重提升幼儿爱惜、节约粮食的意识。具体来说,在园内的进食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文明用餐、少食多餐的习惯,同时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厨房,观摩每一道菜品和主食的加工过程,基于感同身受来加深对“爱惜节约粮食”的理解。同时在园区开辟种植园,教师和幼儿进行翻土、耕种、除草、施肥、收割、烹制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节约意识,深刻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最终落实在“光盘”行动上。
三、结合传统节日,尝试动手参与
每个节日中也都有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和美德故事。过节不仅是和家人们欢聚一堂,更重要的是不忘初心,珍惜当下的幸福美好生活。虽然目前逢节必有小长假,无法在园内参与学习,但这并不影响幼儿的食育学习,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的作业,让幼儿在家中和爸妈一起动手参与做美食,在制作的过程中,家长给孩子讲述节日吃相应食物的讲究和来源,不仅拓展了孩子的认知范畴,同时也拉近了亲子距离。比如立春吃春卷或春饼、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或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腊八节喝腊八粥等。等到幼儿园集体活动时在让幼儿进行分享,通过孩子的聆听和二次分享,初步了解节日的“节”,是过节的节,同样也是节约的节,节俭的节,还是节制的节。就此来看,过节是形式,做美食和吃东西是手段,关键是要达到食育的目的。所以食育教育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可持续的,教师要注意食育教育的联系性和持久性,充分发掘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吃促学,寓教于乐。
四、贯穿食育课程,了解食育保健
在幼儿的食育课程中贯穿中医食疗养生的知识,既可以让幼儿了解到食物作为药材所具备的功效,还可以让孩子明白合理饮食,科学搭配的重要意义,增强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孩子以生活常见的身体状况为基础,让孩子亲自体验,对比食疗过后身体状况的变化,进而了解食疗的重要性。比如,冬天来临,室内暖气较热,孩子们的室外活动减少,加之饮水不及时,饮食多油腻会出现咽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赤黄的现象。基于此,幼儿园可配备金银花、甘草、菊花、山楂等泡制茶饮的食材,告知幼儿舌苔厚可喝山楂水、有眼屎就喝菊花茶、上火要多喝金银花水、轻微咳嗽喝甘草水,然后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有哪些症状,互相看一看,根据情况饮水,连服三天后让孩子们感觉身体变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二十四节气养生、《香喷喷食育绘本》等让幼儿了解绿色食物王国里有许多富含维他命与纤维素的食物,像蔬菜、水果、菇类等,四季都能产生当季新鲜的营养成分,它们能保护小朋友不生病,对身体都是有益的。通过点滴的引导让孩子们懂得照顾自己的身体,注意日常科学饮食、适当运动等,才能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成长环境不断优越,膳食更加科学合理,幼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偏食、挑食的现象,孩子身体健康也应该纳入教学管理的范畴,因此幼儿的食育更加刻不容缓。教师要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总结成功的食育经验,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饮食革命运动在全球已掀起热潮,我们把“食育”放入幼儿园课程,主张“食育为先”。真正的食育应从小着手,落实在生活中。让幼儿找到食物与自己的链接,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食”的能力,不仅学会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感恩食物、感恩制作食物的人们,而且还要健康快乐的成长,这就是我们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韦艳花.幼儿园开展食育的必要性与实践策略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3):30.
[2]李丹丹.试论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食育的实施策略[J].散文百家(下),2019,(6):154. 
[3]李亦杨.幼儿园食育课程的教育价值与指导策略分析[J].神州,2020,(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