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巧用“改错课”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巧用“改错课”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作 者:陈泰枢 (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第三小学,浙江 温州 325804)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由传统的教材教学拓展到多元化内容教学。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改错课,让学生将错题视为资源,将改错视为提高个人学科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当代小学生数学学习观念的改变。本文将就改错课的开展与应用,开展深入探讨。

关键词:改错;错题;分析能力;小学数学
前言
犯错,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利用错题发现个人学习问题。并将错题视为教学资源,开展错题课。用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当前教学活动,宽容对待学生的学习错误,从错误中发现个人提高方向。用错题课,加强改错指导与提升引导,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
一、建立错题库,归纳错误
开展改错课之前,要先了解学生的错误。在整理错课实践中,学生应当成为主体。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犯相同与不同的错误。教师要准备改错课前,要先了解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准备错题本,将自己所犯的错误记录下。通过摘抄错题与重新整理解题思路的方式,重新思考,以校正个人解题思路。在选择错题本时,教师要给小学生一定的建议。最好选择相对较厚的活页本,学生可以根据之后的改错课学习,将具有相同原因的错题整理到一起,方便调整。另外,要保证错题本上内容的清晰化,使每一道被摘抄下的错题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上在发挥作用。提出明确要求,在改错操作上显得尤为重要。
其一,有效书写,适当“取巧”。每当出现错题,要求学生将错题抄写在错题本上。如若可裁剪、粘贴,可以适当“取巧”,减轻错题整理负担。在整理时,要将影响做题正确率的内容特殊标记出来,将重点字词、句做不同颜色区别,使错题有意义,与其它题目有区别。其二,自主思考错误出现的原因。每记录一道错题,都要在错题旁边以最为简单的词语或表达说明题目出现错误的原因,像计算错误、马虎、审题问题、公式不对、概念不清等,加强学生的印象,以自我查错、纠错的方式,减少以后出现同类型错误的几率。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提出更为丰富的错题整理要求,能够为之后的改错课实施提供真实、客观、有操作性的资源。
二、分析错题,寻找原因
错题的分析,是利用错题的重要环节。每一位小学生的错题不同,但如若对其分类,能够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像某一知识点理解与应用上的问题,或者共同存在的计算问题等。教师要利用改错课,引导学生一起综合来看大家的问题,找到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发现出错的原因。通过大家的共同分享,杜绝类似问题的产生。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尚出于发展阶段,教师要通过小学生自主总结的错题,发现与整理出学生易错的点,发现学生的常见错误思维方式与不良学习习惯,发现大家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的漏洞。以学生的整理为前提,做好教育工作者方面的思考,提高改错课教学内容的全面性。
像在分析学生错题时,发现了“我校三年级二班有男生37人,女生有22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27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类似的错题,而学生个人所总结的原因为“审题不清”。在改错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分享一下个人“审题不清”的具体情况。有的学生说“将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的问题看到了“女生占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还有学生将男生和女生的数据搞混。不同的审题问题,直指学生的审题习惯。教师从学生的错题与错题原因中发现学生的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读题。以勾勾划划的方式,将重点字词标注出来。像男生与女生圈出来,对应人数下划横线,问题最少读两遍等。这些良好的审题习惯,能够帮助小学生规避一些不必要的低级错误。还有小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问题,教师要综合学生的计算错误,分析学生计算基础知识上的薄弱之出,带领学生做一些与之相关的计算题,提升计算准确率。让改错课有意义,就是要将错误应用起来。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要积极分析与归纳学生的错误,重视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而非在错误中沮丧。
三、利用错题,探究方法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与教师具有错误的错题观念。学生认为题错了,减分了,就过去了,不作思考。教师也只是针对学生的错题,在课堂中给学生讲一讲这一道题,不作过多讲解,致使错题只是曾经的一个错误,没有发挥作用。利用错题,组织学生一起研究正确的解题方法,以错题为引导在改错课中举一反三,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发,在解类旁通中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
在学生建立错题本后,教师要通过错题本的检查与分析,引导学生有效归类与汇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常犯的几种错误,了解这些错误的修正对个人成绩提升的重大影响。发现规律,才能减少重复做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用方法代替机械化的作业,才是改错课存在的重要意义。教师要利用定期的课堂检测,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当某一题目的错误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便要纳入到改错课教学内容之中。这个比例之下的个性化错误,要与学生个别交流。像“从9.6与3.2的差里减去一个数得1.5,这个数是多少?”这一题目,学生错误率较高。教师要与同学生在改错课中一起讨论,交流这一题目的正确解法。有的学生着眼于计算,用复杂的方式反复加减,致使个人解题思路混乱。有的学生想到了列方程解题,却在列方程时理不清数字关系。在教学中,一起探究方法。首先,明确列方程的方法。其次,找准未知数。之后,利用题目,将未知数代入其中,列好方程。最后,根据题意检查方程。让学生掌握一套方法,远远好于再做十题。
结语
综上所述,重新审视学生的错题,从中发现高效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思路,做好错题课教学,有利于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在利用错题的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建立良好的错题收集习惯,才能保证错题课为学生所用。
 
参考文献
[1]谢军.巧用"改错课"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家长(上旬刊),2020,(1):63,65.
[2]方正红.知错,认错,改错——浅议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外交流,2020,27(7):221.
[3]闫吉林.巧用“改错课”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甘肃教育,2018,0(18).
[4]况燕.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魅力中国,2019,(2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