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严治党大环境下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思考
作 者:靳爱洁
(天津外国语大学 300204)
大
中
小
摘 要:高校党员的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在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之下,通过有效贯彻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在高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提升党组织的领导水平,通过对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各种问题分析,找到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员发展工作质量的有效策略,破解高校党员发展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难题,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员的政治综合素养,扩充高校党员队伍,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党员发展;工作问题
一、 严治党大环境下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从严治党的工作任务以及总体方案,对共产党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可以进一步提升共产党员的凝聚力和对社会发展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在从严治党大环境下的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也应该响应党的号召,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工作质量,构建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工作管理体系,首先对高校共产党员的严格管理。
首先高校党员的发展工作能够对高校党员的党员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保证高校党组织队伍的纯洁性,在对高校党员发展数量总体控制的前提下,加强对高校党员的遴选,探索构建符合高校自身发展要求的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对于发展的共产党员应该始终以思想政治合格,作为高校党员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确保高校发展的党员政治素养符合高校党员发展需要。
通过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进一步规范高校共产党员发展工作流程,在对高校申请入党的党员进行考察评价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组织为保障,以工作细则为高校发展共产党员工作的基本步骤,规范化管理高校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提升高校共产党员党员质量,始终发挥高校党组织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引领作用,保持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
二、 从严治党大环境下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大高校对高校党员的发展工作都十分重视,通过对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管理办法执行,强化了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工作严谨性,对于合理而有效的控制高校党员质量,发挥高校党组织的先锋带头作用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但是从现阶段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需要通过合理而有效的方法措施的实施,杜绝这些问题的发生。从严治党大环境下,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高校党员的发展工作细则的执行不到位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并规范了党员发展工作过程中的流程环节,高校共产党员的发展工作应该严格遵守工作细则的要求,坚持自愿原则,保障高校共产党员发展工作的工作质量,提升高校共产党员中整体综合素质。但是也应该清晰的看到部分高校,在开展共产党员发展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执行工作细则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高校在学生毕业季,将一些高校毕业生突击发展为党员,没有严格执行预备党员教育、考察、转正的发展党员工作流程,造成高校党员政治素养不过关。也有部分高校对高校党员的发展工作不重视,没有有效开展高校党员发展工作,造成基层党员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党组织各项党建工作的开展和执行。
(二)高校党员的发展工作的评价机制不合理
在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于重点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和评价的过程,存在评价机制不合理的现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高校的党组织更加看重的是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在校学习成绩,而对于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考察评价较少。对于通过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成为高校党员的非学生党员,也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党员发展工作要求的党员评价机制,合理准确的评价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才能够进一步优选党组织的后备优秀人才,实现高校党组织的快速发展。
(三)对高校预备党员的教育工作方式方法陈旧
对预备党员进行党史教育,党性教育是高校预备党员发展工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环节。但是现阶段针对高校预备党员的教育工作方式方法还比较陈旧,对于党史、党性的教育主要是依靠书本、教材以及一些视频资料。教育方式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更新,主要以说教为主,这也会造成部分高校预备党员对于这一些党的知识的学习过程较为枯燥乏味,甚至会有一些预备党员在学习过程中不认真听取各类党的专业知识的讲解,敷衍了事。造成对预备党员的教育成果不佳,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被有合理而有效解决,会对高校党员的发展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预备党员的政治综合素养。
三、从严治党大环境下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在高校共产党员发展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员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于高校党员的发展流程发展程序进行合理而又效的监督,以从严治党为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战略方针,在保障高校共产党员发展党员的数量的前提下严把高校发展党员的党员质量。与此同时在进行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保证高校共产党员的政治素养合格过硬,实现高校党组织的思想先进性队伍纯洁性,以党组织为先锋模范,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高质量发展。
(二)构建高校预备党员评价机制
对高校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构建合理而有效的高效预备党员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应该包括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群众基础、意识形态、政治素养、奉献意识、工作成绩/学习成绩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充分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在校学习工作生活的表现,并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以上述指标进行量化考核,确保评价机制的合理性、科学性、严谨性。高校预备党员的评价机制应该是一个长期机制,不应该只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短期的表现行为进行评判,需要在规定的一定的时间阶段之内,进行长期评价考核,杜绝因为预备党员评价机制评价时间较短造成对预备党员的“失察”现象的出现。
(三)创新教育工作方式
对预备党员进行党史教育,党性教育应该以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为基础,进行合理有效的创新。在方式方法选择上,要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合理有效应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实现教育工作方式创新。在进行党史、党性教育的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设置更多的互动环节,增加课程教授过程中的趣味性。以党史教育为例,对一些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的教育过程中,可以设置有奖问答环节,激发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史的积极性,通过小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进一步增强高校预备党员教育课程的教育效果。在预备党员进行参观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预备党员参观学习的学习目标,设置预备党员在参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任务,让预备党员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进行更加针对性的学习和参观,增强参观学习的学习效果。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方面可以采用先进的通信软件,将高校预备党员群体进行有效的联结,定时推送与党建有关的各项热点新闻和党史专业知识,与时俱进创新教育工作方法,提升高校预备党员的综合政治素养。
小结
高校党员的发展工作是一套系统工程,必须根据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特点,系统有效的开展党员发展工作,以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为基础,优选高校优秀人才入党,进一步提升高校党组织的政治先进性以及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通过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章莹婷.90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何伟全.新时代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管理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