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思维导图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作 者:刘云松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第二中学,安徽 淮北 2350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育工作者开展了大力度的教学反思。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编织知识网络,建立个性化的物理学习思维,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利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让物理教学实践锦上添花,是物理学科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本文将就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方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思维导图;改革;内容;网络
前言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具有较大学习难度,特别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很多学生缺少物理学习兴趣。加之学习方式单一,课堂氛围越来越枯燥,学习效果不佳。利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清物理学科学习思路,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了解其中的关联,有助于其物理学习成果实现质的飞跃。
一、利用思维导图,融合物理学习知识
在高中物理学习活动中,学生会接触到更为丰富的物理知识。与初中物理知识相比,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更加丰富,更加抽象。正是因为如此,高中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也在增多,导致学生个人物理学习质量下降。利用思维导图,组织新教育时期下的物理课堂。教师要关注思维导图的联系作用,利用思维导图将物理学科的诸多知识点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状图。让学生找到记忆物理知识点的思路,和对比物理知识点的切入点,加深知识理解。在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左右脑并用,能够将课本中抽象的学习内容转为更加具象和易理解的信息。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概念是最为抽象的物理语言。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物理概念联系起来,以其围绕的中心理论为思维导图的起点,逐渐拓展出与之相关的物理定律。像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由“牛顿运动定律”这一核心延展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超重和失重现象、共点力下的平衡、单位制等相关知识点。从牛顿第一定律出发,延伸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应用、惯性研究。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延伸出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应用、拓展应用。从牛顿第三定律延展出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应用、拓展应用,即平衡力的联系与比较等二级标题。再将与之对应的物理概念或物理公式设为下一级内容。用一级一级的延展,让学生理解在牛顿运动定律这一主题下,他们接触了牛顿三大定律。而三大定律的学习目标,涉及到每一个定律的理解和拓展应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帮助学生将与核心主题相关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提升其物理知识记忆牢靠度。
二、利用思维导图,提高物理解题效率
完成物理习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是物理学习的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解题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困难,大多表现在解题时没有思路或解题效率不高、正确率不高。解题的过程,是学生利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和个人所习得的经验,以猜测、搜索、分析等方式,联系知识,联系条件和问题,最终获得答案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较为高级的思维活动,是学生深化个人物理学科知识认知,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途径。在解物理题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认真解读物理题目,并开始搜索与题目相关的物理知识,构建解题模式。阅读完物理题目之后,学生要将与题目相关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公式有效分类,从中选择有利于解题的内容。这样的解题方式是大多数学生的首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提取的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都是独立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被忽视,联系的复杂性没有得到应用。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解题,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分析他们可用的物理知识,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知识点与题目之间的关系,从而让知识结构更有意义,提高学生最终解题效率和质量。
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解题,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学生加工物理学科信息。将相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加工与处理,使他们成为有逻辑的联系模块。像在讲解“电流的热效应”这一课时,学生会遇到分析电流热效应的题目。像“下列关于电流热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白炽灯通电以后,一会儿就热得烫手,是电流的热效应。B.电饭锅消耗电能煮饭,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C.电流通过导体时,都要产生热效能。D通电导体能发热,说明电能是热能”这四个陈述涉及到的概念有电流热效应、电能消耗、能量守恒定律、导体等物理概念和物理知识。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将这些物理概念提取出来,并有效罗列,发散思维,思考每一个陈述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点。从电流热效应出发,在头脑中快速构建思维导图,发散出电流热效应的概念关键词,尝试将这些关键词与各个陈述中的重点相匹配。从思考物理知识点与电流热效应这一概念本身的关系。通过有效解析获得,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变成热能,这是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热效应是能量之间的转化,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最终答案。
三、利用思维导图,开展高效物理复习
复习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环节。综合化的复习,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习能力,带领学生将已学习的知识转变成为个人解题能力,使知识内化为知识网络的一部分。复习要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更要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将思维导图与高中物理学习的复习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制作思维导图,并养成结合单元内容有效梳理的良好习惯。不断思考新旧物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比相关联内容的区别和联系。留心每一个学习过的知识点,促进知识内化。
像在学习了“摩擦力”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有关于摩擦力的思维导图。像摩擦力、摩擦力产生条件、摩擦力产生位置,再逐渐延展出受力物体运动特征等细节。引导学生对比思维导图的逻辑性与细致性,推进高中学生复习的全面化,才能保障复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需求,全面开发思维导图的教学辅助作用,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整合物理学习内容,彰显个性化特征和优势,获得物理学习乐趣,才能最终作用于物理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方宇军.思维导图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5):28.
[2]何飞.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论坛,2020,(8):24-26.
[3]张鹏辉.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74-175.
[4]王福.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索[J].新智慧,2020,(19):9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