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试题创新策略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试题创新策略

作 者:陈春燕 (浙江省苍南中学,浙江 温州 325800)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尤其是对高中物理教学而言。由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涉及内容较多,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在课堂上,也要充分利用课后作业以及考试试题。试题创新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但如何有效地通过试题的创新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仍然需要广大高中物理教师积极的探索。因此,本文将对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试题创新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试题创新
物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探究性的学科,特别是高中物理。与初中时期的物理知识相比,其内容和知识点比较复杂,所以想要学好物理首先要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重点,使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思维等等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而创新试题对实现这样目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试题的创新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思考,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现阶段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试题中存在的问题
(一)试题形式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
从目前的高中试题形式来看,试题的形式过于单一,有些题目出题的方式和提问的形式类似,只有题目中的数据发生了变化。这种过于单一的出题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不仅如此,长期的类似题目的解题练习还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发展,在期末考试或者阶段性考试中一旦更换题目的背景、提问方式学生就无法准确建立物理模型。对于学生而言,长期的单一模式的解题练习会降低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固化学生的物理思维,导致高中物理试题的优势和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更别提培养高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了。
(二)试题题型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解题需求
除了试题的形式存在单一情形之外,高中物理试题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新题试题数量有限、而陈题太多。虽然教师会给学生发大量的练习册、但是练习册中的试题几乎都是来自于历届的高考考题和改编题。因此,虽然练习册数量多,但是题目的类型确是近似的。所以在这种题型有限的物理试题中很难满足学生的练习需求尤其高三后期,学生会感到练习题的无趣,最终失去了解题兴趣,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既影响了物理成绩的提高,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试题创新策略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点都源自于生活。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出题,让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建立清晰的物理观念。例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这一课程教学时,可以以学生从家步行到学校的时间、坐公共汽车到学校的时间为例进行出题,通过引入这些生活化的实例来增添试题的形式,将物理和生活紧密联系,真正还原物理的本质——来自于自然,应用于自然。同时这种结合实际生活的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从而实现高中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以实验为基础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探究能力
实验是组成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或者可以说物理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实验。因此,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试题的创新,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实验问题,使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或者是思考实验步骤原理来解答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也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例如在考察人教版高中物理《摩擦力》这一课程教学成果时,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过关于摩擦力的相关实验,所以提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验进行提问。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道题:怎么测出静止物体的滑动摩擦力?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就有了思考的方向。学生根据以往实验的现象解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物理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也提高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做到了试题形式的创新,达到了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问题类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态度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同时也可以拓展问题类型,为试题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试题创新中教师要积极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问题的拓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责任和态度。可以以前沿的核心技术开发成果为背景,把与高中物理知识有关的应用出成题目,比如电磁炮的原理,火箭发射原理等等,这些题目即可引起学生的解题兴趣,又可以拓宽学生的见识面,让学生明白基础学科物理是怎么改变生活的,物理很重要。也可以把一些因为缺乏物理常识而引发悲剧的案例引入题中,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明白如何应用物理知识去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比如超车、超载等行为引发的悲剧,培养学生的科学责任感和态度。也可以搜一些生活有趣的现象引发学生讨论,比如刹车时人往前而氢气球却往后、卡车可以撞死人但撞不死一只苍蝇等常规难以解释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同样的规律不总是得出相同的生活结果。也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其他优秀教师分享的资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修整这样既可以节省自己出题的时间,又能丰富问题的形式,使学生的思维活泛起来,让物理在学生脑中不再有固定模式,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进而达到培养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试题创新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责任和态度、解题能力、探究能力等,从而实现培养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重点,积极的进行试题的创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提问形式等等多种途径和方法,以此来做到试题的创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为高中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飞.创新能力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培养[J].中学物理.2016年13期.
[2]彭洁,郭怀中.物理习题教学中融入结构不良问题的教育价值及实施策略[J].物理教学探讨.2015年12期.
[3]周金旭.浅论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考试周刊.2014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