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作 者:冷小艳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四川 成都 610200)
大
中
小
摘 要:数学又被称之为是“思维的体操”,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了解或研究一个事物的过程之中,借助所学的概念知识对该事物进行判断、推理的一种思维活动形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拥有一个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数学的学习而言是十分有帮助的。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呢?这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路与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这门课程开展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高级形态,对学生判断、分析、推理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而言有着促进作用。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还能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活跃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情景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创新教学方式,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情境比较有限,很多东西,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他们可能完全没有听说过或者是见到过。如果教师教学的情景内容是学生完全不知道的内容,那么是很难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的,教师要将一些生活化的情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关于内心情感的探究中标明,孩子们对于即将接触到的新东西与其相接触的社会环境越接近,对于相关学习内容的认可度就越高。在传授新的知识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按照各个阶段的受教育者认识能力及知识储备来教导。深度挖掘与之相关的社会内容,使其产生社会联系,再让学生们接触到知识,渗透到生活当中。因此在课余时间的时候,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以及生活环境等,利用这些了解到的信息,将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而言是十分有利的。这样一来当学生再看到相似的场景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学习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应用题的教学时,该方法十分受用,将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引进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能感受生活。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倍数与因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6”作为基数,将学生分为两组,让一组同学站出来,分别扮演数字“12”、“18”与“24”这几个数字,将这几个数作为倍数;然后再让另一组同学,分别扮演数字“2”与数字“3”将这几个数作为因数,让学生分别分析这些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参与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于倍数与因数的关系与概念有更好的了解。
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生活中,要不断地激励小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逻辑思考中的兴趣,可以更多的进行开导和鼓舞,而不是一味的强迫小学生去思考数学问题,就可以更好的让小学生在数学问题的逻辑思考过程中发现快乐。尤其是小学生在对于学习方面,一旦拥有浓厚的兴趣,就会十分快乐地加入到其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生活中和学习中,不断地积极进行一系列的引导,积极引导与提高小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逻辑思考的兴趣,能让他们在对数学问题进行逻辑思考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这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不仅仅让小学生真正的学到了知识,而且还让他们在快乐中发现数学知识的魅力。往往有些小学生自觉性是十分弱的,但如果通过一系列的开导,使小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逻辑思考的过程产生了兴趣,就会让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同时,要想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问题逻辑思考能力,也可以筛选一些能够增加小学生兴趣的数学问题思考内容。例如,小学生通常对一些图片故事情景等感兴趣,在数学逻辑思维引导教学中可以加强一些插图,或者有意思的情节,这样可以有效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体验探究过程,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发现与探究方式是当下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展开积极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思考能力,教师首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辅助与引导,通过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思考进行培养。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索与思考才能对学习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知识讲解时,教师可先讲解梯形概念: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然后介绍梯形各部发名称。鼓励学生将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的一个进行旋转,然后与前面的进行拼接,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来求得梯形的面积。(如做辅助线,将梯形分割成一个平等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或是用辅助线将梯形封闭成一个三角形,再减去上面的三角形等等)经过大家的积极尝试和探索,最终能得到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 ×h ÷2。这样的思维过程会让他们对所学知识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结束语
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让小学生们从数学问题思考中,发现问题思考的逻辑与思路,以及深入地理解数学问题里存在的知识内涵,能够让小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康利军. 依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783-785.
[2] 李清明.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20(11):43-44.
[3]杨娟.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336-337.
[4] 王小明.浅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9(33):109-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