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院校通用型教学实验设备日常管理探讨

院校通用型教学实验设备日常管理探讨

作 者:黄胜波 (武警海警学院,浙江 宁波 315040)

 

 
摘   要:本着向管理要效益,通过有效管理促进教学组织向更高效益发展的理念,变以往的“重物管理”为“重人管理”,探讨用目标管理模式及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具体分析了管理内容和方法,为院校从事通用型教学实验设备管理的同志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关键词:设备管理;模式转变;目标管理
引言
随着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设备不断建设投入,教学实验设备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教学实验设备不仅是形成和提高教学效益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院校建校水平和学科建设深度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可以说绝大部分科研成果形成,来自院校、研究所或大型企业等专业实验室,因此,如何通过实验设备的科学管理,有效促进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当前各大院校共同面临的难题。
实验设备管理水平表现在对技术设备是否用的合理、管理得当及设备完好率上,达到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和及时有效经济的措施,来充分发挥设备最大效能的目的,因此,充分提高实验设备最大效能是设备管理者的总目标。
一、教学实验设备管理内容及管理模式分析
(一)管理原则及管理要素
实验设备应实行“统一规章、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严格说,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应包括:规划、计划、经费管理、请领、配发、选型、购置、储备、保管、使用、卡片管理、维护、保养、修理、统计、鉴定、回收、报废、事故处理、检查等,当然,有条件的应开发实验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作为基础支撑的管理平台,把管理诸要素纳入平台构建中。有效的管理过程就是对管理诸要素的协调发挥。
(二)教学实验设备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1)人治模式
由于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实验设备管理手段传统,实验设备种类繁多,管理人员地位和作用处于低估,地位不突出,对实验设备的跟踪和评估工作不够完善和及时,“人治”模式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专项经费信息不够透明,尤其日常维护经费不到位,器材重用轻管,管理人员离位审计不严,器材损坏不报,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现象。
(2)人员素质
许多院校的实验设备管理人员为外聘非在编教职工,或管理人员职称偏低,造成个别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不过关,不熟悉新实验设备性能,工作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问题带来了对实验设备的有效利用率,甚至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和周期,影响着设备效能的发挥。
(3)实验设备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相当一部分院校的设备管理体制依然处于几十年前的传统管理模式,所谓管理就是“拿钥匙开门”,实验室进出和操作设备登记简单或漏登记,甚至后期“加班”补登记,因此,建立健全持续有序的管理体制,落实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探讨新的目标管理模式,十分必要。
二、实验设备管理模式改革趋势
(一)实现目标管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目标管理通过目标制定与分解过程,把全体教学实验设备使用人员动员起来参加管理活动,这样既有利于使全体人员明确部门的共同目标,加强整体概念;又有利于明确各单位及个人为实现共同目标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在部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2)目标管理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
现代管理中监督的成分会越来越少,但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越来越强。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因为教学实验设备使用人员就是目标的制定者,目标、责任也是明确的,奖罚标准也是明确的,每个人可以据此评价自己的工作,用目标指引自己的工作,实现自我管理。所以,目标管理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了“压制性的管理”,从而推动全体人员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把工作做好。
(3)目标管理使一种系统整体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通过完整目标体系来指导和安排工作,有利于明确和保障重点,同时又能统筹兼顾,防止各部门、各单位甚至个人各行其是现象的发生,从而达到整体协调,提高管理绩效的目的。
(4)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视成果的管理方法
获取尽可能好的成果是人们进行各项管理活动的共同愿望。目标管理考核的是管理成果,区别于传统的管理方法评价管理人员的表现和印象,由于有了一套完善的目标考核体系,从而能够按组织成员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评价一个人。
(5)目标管理是激发人们不断去超越现状的创新过程
目标管理是通过目标体系的建立和贯彻实施,把“以作业技术为中心”和“以人的因素为中心“两种管理方式有机的接合起来,把人和目标的实现紧密的扣在一起,激发了责任者为实现目标自觉的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激发了创造精神。
(二)落实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
动态管理就是根据设备在使用中的动态特性,适时改进和调整管理手段,以实现管理机制与新设备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因此,必须把设备管理的着眼点放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上,坚持在设备使用的动态过程中检查设备完好率,抓好动态条件下设备的质量管理,做到实验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发挥设备的最好性能。
(三)变重物管理为重人管理
各院校普遍存在教学实验设备管理“重物不重人重用不重管”的现象。但是新型实验设备管理是一个高新技术密集的复杂整体,包含很广的内容和范围,既要规范各类实验器材管理,也要规范各类保障管理,既要规范管理的首尾,也要规范管理的全过程,同时也要规范违规处理办法,因此,做好实验设备管理工作,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应定期对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新设备讲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程序工作。可以通过开展技术竞技比赛,并将其纳入日常工作日程,调动广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教学实验设备是构成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教学实验设备管理是深化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永恒主题,管理水平的高低、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不断深入与发展。所以加强教学实验设备管理,使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和具有持续遂性任务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管理人员更应随着设备的更新而改进管理手段,坚持完成由重物管理向重人管理的转变,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建立健全更加持续有效的管理体制,摸索出一套适应当前教学实验设备管理发展和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教学实验设备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