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班级管理与班干部培养

班级管理与班干部培养

作 者: 黄燕平 (成都市红牌楼小学,四川 成都 610000)

  对学生而言,从早上7:30到晚上6:10接近11个小时在学校学习、生活,班级就是学生的第二个家。 有一个健康、向上、团结、文明的有较强凝聚力和正确舆论的班集体,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制定班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班就应该指定班规。学生刚进入初中的学习,对初中三年的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作为班主任首先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制定可以遵循的规矩,二是教会学生如何遵守规则。利用班会课学习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征求学生意见,结合班级情况制定班规,全体学生及班主任共同遵守,共同监督。 二、管理细化 分工细致,落实到位。仔细认真、严谨务实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作为班主任应该身正为范,去影响和感化学生。在进行班级工作分配时,分工要详细,根据班规,每项条款专人管理,学校检查的每一个项目有对应的专人负责检查、监督和补救,每天常规检查二次,先自查再由分管人员督查。 1.纪律要求:做到“快、静、齐”,这里的“静”是指安静、静心。它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以时间为线,从早晨到校考勤、早读、收作业、课间、课堂到午餐、自习和午休,两操,见面问好,进老师办公室、迟到喊报告,集合集会等等。每时段、每件事都有人做、有人管理,责任到人头,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培养学生的自律及责任心、责任感。课前准备要静心,上课预备铃声响时,学生应迅速进入教室并立即静息,静待老师来上课。课后要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才能做其他事情,并将学习用品统一放置在各自桌子的左上角,文具盒与课本摆放成直角,整齐有序。 2.卫生管理:总要求是“快、净、齐”。“快”是指十五分钟内必须完成;“净”是干净的“净”,要求手摸起来看没有灰尘;“齐”意思是整齐。 3.学习管理:学习的总要求是“快、竞、齐”。“快”是指按老师、班干部的要求要快,收、交、做作业快,背诵快,举手回答问题快,改错快;“竞”是比、学、赶、帮,争先创优,挖掘潜力,奋勇争先,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齐”意思是整齐化一,交作业、改错全齐,背诵全背,听课每个同学都要认真听,考试成绩年级不掉队,一个不落下。班主任承担主要工作,协助其他任课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包括作业的收交及完成情况,要求课代表详细记载,并量化考核处理,上课听讲注意度,课下主动向老师问问题,改错是否及时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监督,学习委员监督执行。 班级管理的执行、落实离不开一支团结、奋进、乐于奉献的优秀班干部团队。初中阶段的班集体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而且有很多学生不愿任班干部职务。因此,每学期开学前就宣读“评优标准”,即优秀班干部评选标准,通过评比,激发同学们的爱集体、勇于服务的意识,从而提高同学们加入管理服务的积极性,有效提高班干部的管理水平。 1.树立荣誉感:每一位班干部有一份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要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首先要使班干部明确自己挑选班干部的标准:表现好、成绩好,能作为其他同学的榜样,这是做班干部所具备的。其次,要求班里的其他同学既要协助班干部开展班级工作,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尊重和支持班干部的管理工作。这样,班干部在未开展班工作之前,就有一定自豪和荣誉感,感到自己所担任的职责是很荣幸的。 2.班干部的选拔:在挑选班干部时非常慎重。首先做好问卷调查,了解孩子们的性格、兴趣、特长等;其次是各位科任老师的意见;最后采取民主加集中的方式选举产生班委成员。 3.落实班干部的培养:第一是分工,让他们明确自己在哪个位置,具体做什么。第二是班委根据班级情况,自定主题班会。干部们轮流主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处理问题。第三不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进行总结表扬,提高班干部能力。同时班主任应在班会或年级会上大力表扬班干部,充分肯定和认可取得的成绩,让他们感到自豪和自信。第四是个别培训。根据班干部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个别培训和管理方法的指导。第五是班务小结。抓好两个时段,一是每天放学后的10分钟,由值周班长主持,班干部根据自己的职责总结当天的情况,好的表扬共勉,不好的人、事,提出建议,做到当天问题当天清。二是每周二班会课最后10分钟的周前会,由上周值周班长主持,根据墙上量化考核细则表,总结8个小组的量化成绩及名次,做的好的小组和个人上台分享取得成绩的经验。各小组长提出本周整改意见,针对上周情况,对具体的人、事提出解决本周方案,书面形式上交,备案。这样良好的班风、学风及班级正确舆论导向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同时也锻炼了班干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