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探讨
作 者:张艳妮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汉芬小学,广东 梅州 514500)
大
中
小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重要思想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动力而且为民族建设提供精神支柱和保障,在小学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新时代;爱国主义;小学教育
前言
本文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概念同时提出了若干实践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措施。
一、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概念
爱国主义教育本质是人们对国家千百年之间建立起来的情感强化并且将其传承给下一代的思想教育工作。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帮助新一代对祖国历史与现实有全面认识了解,而且能在学生思想中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国家观和人文主义观[1]。爱国主义教育犹如生命之水般贯穿整个民族的教育事业,从小学开始至青少年长大成人,都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小学是儿童最开始接触知识接触世界的阶段,在触摸学习知识的同时指引小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精神可谓事半功倍,不仅有利于学生日后民族观念的建设和发育,而且有利于民族培养新一代的爱国主义新鲜血液,为祖国建设和民族繁荣昌盛埋下良好的种子。
(二)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历史
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成果十分显著。随着新中国发展以来,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同时涌现大量杰出著名的人物,包括钱学森,袁隆平,孙家栋等。在随后的改革开放期间,社会主义的转型将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化上升到新的高度。一大堆爱国主义教育人物在社会涌现,在此期间爱国主义书籍以及文章报刊百花齐放,爱国主义作者积极承担起社会发展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为我国后来的爱国主义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奋斗方向。
(三)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爱国主义犹如一盏明灯,国家人民需要依靠这盏明灯进行方向辨别和步伐调整,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从心底产生热爱祖国以及维护国家利益的精神思想。小学时期是青少年形成个人观念的黄金阶段,这个时候的他们犹如一个长势茂盛的柳树,如果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则能帮助这颗柳树笔直的生长并且日后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二、实践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措施
(一)强化校内外爱国主义教育联系
在小学校园内实现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积极联动社会和家庭,做到课堂内外互相联动,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以及班会,在课堂外,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这根接力棒传递到学生家长手中,家长可以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一起交流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和方法,家长可以带领小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活动比如说爱国主义游园活动,爱国主义知识竞赛等让青少年参与到社会上的爱国主义活动中,另辟蹊径强化课堂内外的联系。
回归课本内容中,教师可以从多角度对青少年进行渗透,时刻将爱国主义联系课本内容,同时将课本中的具有爱国主义题材的课文重点介绍,比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狼牙山五壮士》《詹天佑》等文章,教师延长这类课文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有充足时间感受课本的内容以及课本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在结束课堂后布置相关的作业,比如查询更多有关爱国主义人物的背景故事,让家长带领青少年游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名人故居等,通过实地考察和真实的环境感受,让小学生联系课本内容与实际多加思考互相联动,产生更深刻感受,家校一同配合和参与课后活动,让学生无论在课堂还是家庭都能感受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从思维层面对其进行爱国主义的灌输和渲染,实现校内外互通有无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营造小学校园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建设以及教师的自身思想素质建设。由于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度过,小学课程负担不大,所以学生有充足时间在校园内参加爱国主义活动。学校需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加入学生日常学习和课后活动中,从教师和校园环境两方面进行着手布建。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规范以及教师个人的爱国主义人文素养培养,教师为人师师表,是学生的楷模和学习的对象,学校需要挑选爱国主义心强同时爱国主义素养高的教师担任重要岗位或者班主任等[2],通过爱国主义教师在课堂课间以及课后布置的家庭作业中加入爱国主义元素,三管齐下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此外校园的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也能起到耳濡目染的效果。学校需要积极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从广播宣传、文书宣传方面下功夫,在广播站公告栏以及各班级的黑板报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开展爱国主义手抄报评比和爱国主义黑板报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在校园内多处张贴标语和口号建设,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如校门口、教师办公室以及食堂等区域铺展爱国主义教育海报,通过视觉化的冲击吸引学生眼球,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开展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学校还需要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将学生引导到爱国主义核心内容中来,在保证常规教学开展的同时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抓住一切机会比如国家传统节日、9.18纪念日等,借助节日的东风将爱国主义吹到学生的心里。在这些节日中学校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烈士纪念园扫墓,在9.18时参与默哀仪式等,通过活动耳濡目染地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氛围,发自内心地真诚地对祖国和民族产生敬佩和热爱。教师和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校方开展的活动为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教师可以在活动后布置观后感或者活动感想等作业,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所思所感,将优秀的作业进行评奖评优并且张贴告示,在校园内以及学生之间宣扬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思想,通过爱国主义活动这支"强心剂"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小学爱国主义建设。
结语
实现小学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三方配合互通有无,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顺利建设是民族繁荣昌盛的根基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厚廷. 培育"爱国情" 当立"奋斗志"[N]. 青海日报,2019-12-02(009).
[2]李玲琴.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与对策探究[J].学周刊,2019(3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