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爱,一个也不能落下

爱,一个也不能落下

作 者:彭世芬 (重庆市潼南区文星小学,重庆 402660)

摘   要:小学五 、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初期,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但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是被人遗忘的角落,急需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要真诚地去关爱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科学地引导,家校联合,共同打造一道坚固的防线,使孩子们平稳度过青春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
关键词:青春初期;心理问题;原因和对策

亨·奥斯说“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可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多么重要。小学五、六年级在小学阶段是一个关键的学段,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心理成长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孩子们绝大多数处于青春初期。青春期人体各系统、各组织器官迅速变化,孩子的心理、情绪行为随之也受很大的影响。如何让孩子们安全度过这个过渡期,用健康的心理去迎接充满竞争的中学生活,成为一个阳光幸福的人,我认为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学习本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老师和家长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教育,遗忘了对孩子心灵的呵护。高年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厌学、叛逆、早恋、校园暴力、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时有耳闻。现实已敲响了警钟,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了!
一、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身体悄然发育
进入青春初期的学生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在身体技能和形体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他们的大脑发育趋向完善,智力提高很快,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意识开始觉醒。这些生理变化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造成情绪困扰,出现青春期焦虑,如注意力下降,爱出神遐想,对自己的身材或皮肤不满意,情绪起伏明显。强烈地渴望友谊,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受,对同学和朋友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感到人际关系紧张、孤独,从而对学习和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首先,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升学期望过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惧与畏缩的心理,并持续和泛化,以致想通过说谎来讨好家长,逃避惩罚;其次,父母工作变动频繁、夫妻不和睦,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外出打工的现象较普遍,使学生受到的关爱和注意不够,需要学生不停地作出顺应努力;此外,隔代抚养,爷爷婆婆有的过于溺爱,一手包办,致使孩子依赖性强,缺乏应对打击的能力;有的放任自流,致使其自私,鲁莽好斗逞强,是非不分。有的父母不顾子女的感受,盲目离婚,让孩子脆弱的心灵伤痕累累,性格自卑内向。
(三)学校因素
一是老师负担太重 :目前区镇学校班额大,人数多,教师除了完成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活动可能观察得并不仔细,有时即使发现了,但因为种种琐事又遗忘了。第二,忙于提高学生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挤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第三,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有偏差。偏爱成绩好的孩子,只要孩子成绩好了,似乎什么都可以原谅,心理是否健康无关紧要。第四,毕业班的活动单一。作业——复习——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假期上各种补习班,压得喘不过气来;学生的个性特长没有得到释放和发展。此外,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不会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和协调,以上这些因素都使学生压抑、烦躁、紧张、缺乏自信心,缺乏生活的乐趣。
二、应对策略
(一)多一点理解和宽容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对待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头疼,而是“心疼”。接受有问题的孩子,就是要敞开爱的怀抱去拥抱他们,包容他们,帮助他们。缺乏对学生的宽容,心与心难以沟通,教师与学生难以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进行,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学生,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不能原谅的错误。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教好的。冰心老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要用放大镜去发现他们的优点,赏识他们的优点。对他们不轻视 ,不冷落,不抛弃,不放弃。
(二)经常进行科学的引导
我翻出《心理健康教育》这本书郑重其事地给孩子们上课。然后抽出时间分别召开了男生、女生座谈会。教他们“怎样平稳度过青春期”。比如,我告诉女孩子们:第一次来例假了该怎么办,平时怎么保护自己的身体,怎样正确和异性交往,怎么看待言情小说,怎么和男生取长补短等。从他们那一双双羞涩而渴求的眼神里,我才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土地是多么荒芜,孩子们在这方面的知识是多么苍白!如果还让他们像我们这一代一样愚昧地度过青春期该是多么危险和痛心啊!我引导他们烦闷的时候,多看看有益的书,听听音乐,每天坚持运动,或者陪家人散步、玩耍,我鼓励他们写日记,给老师、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在写作中倾吐自己的喜怒哀乐。我还让他们组成“手拉手”快乐小组,在学习上思想上互帮互助。同时,“快乐小组”每天轮流当一天自愿者,积极为班集体服务。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懂事了,开朗了,他们真的像我的孩子一样贴心了。 。
“种树者必先培其根,种德者必先养其心”。作为每一个老师,都应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做长远的打算,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能只爱成绩优良的学生,而冷落了心理有问题的孩子;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他的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注意了二娃,就忽视大孩儿。只有一个都不落下,这样才能做好班级工作,真正提高学生素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人格健全的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罗东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践行正面管教理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6):65-68.
[2]刘颖,郑泳娜.其实我好爱你——小学中年级生命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