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论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方法探究

论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方法探究

作 者:杨 明 (上海市徐汇区汇家幼儿园,上海 徐汇 200030)

摘   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各个行业对人才要求的增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幼儿就成为了当今的教学重点。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作为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为幼儿的后续教育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教师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提升幼儿动手能力,是当下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探究

前言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在动手能力、思维思考发展等方面还在完善中,但这个阶段是强化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也越来越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教育者都在探讨更合理的培养方式,从而将幼儿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本文就学前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幼儿的美术手工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展开讨论。
一、重视基础训练,强调说画,激发想象
在对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来采取有效措施,此时大部分的幼儿都是刚刚开始学习,在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发育还不够完善,一些复杂的教学内容可以转变方法分摊到难点上,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内容上消化,帮助幼儿从小培养正确的手工操作习惯、锻炼动手能力,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对自信心不足幼儿,帮他迈出“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是关键。老师鼓励幼儿先说后画,边说边画,以说导画,从而把幼儿画画的潜能激发出来。例如幼儿已经开展了直线、圆形等练习后,可以尝试各种点线的组合和关联,有些幼儿通过结合前期经验和老师给的信息,绘画出有自己想法的作品,但是也有部分幼儿没有思路,不敢下笔。这时就是鼓励幼儿说画结合,潜能激发的时候了。最后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有的幼儿用直线画出了三角形房顶的屋子,用圆形画出太阳,用虚线画出光芒;有的幼儿用若干直线和圆形画出了一辆自行车;还有的幼儿用圆形和直线画了一个简单版的机器人。幼儿创作时,教师可以持续保持交流和沟通,对幼儿们的作品加以赏析并给予肯定,这样幼儿就更有自信,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二、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开放性绘画
学习兴趣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手工教学也需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由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对图画更感兴趣,文字意识不足,此时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和各种教学工具来应用于课堂中,给幼儿获得更多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多种体验,组织必要的活动刺激幼儿的可能兴奋点以此激发其潜能,激发幼儿画画的兴趣的最好教学方式。比如,《我想变成彩色的鱼》课程中,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鱼,在让幼儿品味故事的同时,可以展示真实的鱼,不同质地模型的鱼,通过闻、摸、看引导幼儿注意彩色鱼的不同,并可以语言表达出来,再铺垫到自我创作彩色的鱼。绘画创作过程中,有的幼儿把鱼画的细细长长的,身上还有彩色的条纹,说:“这是一条刚减好肥的彩条鱼”;有的幼儿把鱼画的很胖很胖说道:“我画的是一条吃货鱼,所以肚子很大,胖胖的”;还有的幼儿把鱼得尾巴画的很长很飘逸,她的想法是:“孔雀的尾巴展开时可漂亮了,海里也一定有一条尾巴像孔雀尾巴一样好看的彩虹尾巴鱼”。当然还有更多从没有见过的鱼在创作中,教师应该理解和尊重幼儿们的每一个想法,不能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了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遇到不理解的绘画内容,可以询问幼儿的想法,递进式的提问,帮组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想象里天马行空的想法用画笔落到纸上。
教师要对幼儿们特殊的想法要表示赞扬和认可,让他们可以更加自由的发挥想象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人的天性是做事后得到肯定,幼儿率真的童心更在乎获得肯定和积极评价,关键时刻肯定幼儿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作品展示,成就想象能力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环境创设就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了。无论是班级环境创设还是幼儿园大环境创设,幼儿都应该充当重要的角色。幼儿作品参与到环境创设,表现着每个幼儿的智慧与个性,这种展示是对幼儿的肯定,会增加其自信心,成就想象能力的发展。
手工作品的展示其实还是涉及各个领域的,并可以密切相关于近期的课程主题。在展示作品的形式上更是老师智慧的体现,情境式、悬挂式、立体式,方法变化万千。成功的展示目的就为了让幼儿体验到成功感,让他们有欣赏、交流的空间,还可以感受到自己是环境创设的主人。
四、不忘民间艺术,尝试元素体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很多特色经典,民间艺术与民俗还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许多题材和资源都是来自于民间艺术作品,不同的主题,都可以尝试加入民间艺术元素成为作品点睛之笔。
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民间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爱国情怀。有利于传承民间化知识,有利于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有利于丰富幼儿园美术程内容。是艺术与艺术的碰撞。
比如我国的青花瓷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作品可以出现在任何主题下的人和物上面。
结语
总之,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针对教学实际情况,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教学工具,教会幼儿学习技巧,调动学习兴趣,同时最大程度的开展课堂内外活动,拓展幼儿的学习途径,家园合作,利用各种可用资源,丰富学习体验,让幼儿能够从自主动手操作中获得满足感,体会到学习的价值与成就感,为幼儿后续更好的发展提供铺垫。
参考文献
[1]谭婧.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研究[J].神州,2018,(30):211.
[2]周君,董雪,杜金山.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0):16.
[3]秦思.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教学的实践分析[J].中外交流,2019,(6):71.
[4]袁梅.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创新手工教学方法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