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访作为沟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桥梁,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但是现在很多班主任对于家访的作用认识是很肤浅的,甚至抵制家访,认为家访是一种负累,是超出其教学工作范围,不愿意对学生进行家访。这样,班主任与学生的隔膜就会加大,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经常地了解和研究本班的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多进行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秘诀之一。
关键词:家访;桥梁;距离;纽带;秘诀
家访工作是一个老师最基本的教育工作。它作为沟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桥梁,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所以做好家访工作的同时更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其内容及形式均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该如何更好地做好家访工作将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不断根据实际的需要,想方设法,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实现教育的目的
但是现在很多班主任对于家访的作用认识是很肤浅的,甚至抵制家访,认为家访是一种负累,是超出其教学工作范围,不愿意对学生进行家访。这样,班主任与学生的隔膜就会加大,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经常地了解和研究本班的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做好班主任,只有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熟悉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多进行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秘诀之一。班主任通过家访可以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一举两得,是最好的教育手段之一。如何才能做好班主任的工作,下面有几个建议:
一、家访应以鼓励为主,少批评学生。家访时的谈话是技巧方式很重要,谈话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切交谈以进行说服的方法,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探索学生的情况及其内心活动。与家长谈话要有目的、有准备、更要讲究技巧。宜多鼓励,少批评。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当然鼓励也应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谈话中主要把学生在校的好的方面、优点以便突出,这样学生以后在学校时就会很注意自己的好的行为,这也是对他的一种鞭策。
倘若要指出学生的不足时,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这主要要求教育者应善于发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正确认识其自身的存在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班主任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启发他说出心里话,对症下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问题。只有学生接受了老师教育,学生才能得以进步,否则学生将会向更对抗,更坏的方向发展。
例如906班的陈建伟,他在八年级时有一点小事就会与老师对抗,甚至要打老师。很多老师一听到要上他的哪个班都怕了,甚至要求要调班,不肯去上这个班的课,最后要领导多方协调,事情才得以解决。后来我多次到其家去家访,了解到其在家其实也是很冲动的,动不动也会与其母亲吵架,主要是因为性格暴躁,吃软不吃硬,但做家务却很自觉,只有父亲的话他才听。通过与其家长、学生的多次、耐心的交谈,多表扬其好的一面,使其觉得老师不是那么讨厌的,慢慢的相信起老师的话来了。自上了九年级之后,他整个人都变了,不会像以前那样冲动,动不动要打老师,很多老师都表扬他,上课也安静了,现在已顺利的毕业。
二、家访,可以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现在的孩子,因特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早熟的现象,但又因为思维的不成熟性,往往和家长的想法形成矛盾对立。在这种情况下,家访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要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教导,让他们意识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只有在学生的思想中建立起感恩之心,才能使他们进行沟通,消除代沟,正确听取父母和教师们的建议。
但有一点要注意的,班主任在家访的谈话中,不能让学生觉得偏帮父母,一起来压制他。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很委屈,更不愿意与班主任、家长进行沟通,就会形成对抗的心理。
三、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地对孩子教育的方法。在家访中了解到,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很多时候父母只是一厢情愿地把自认为的“爱” 强加到学生的身上,却不知道这种“爱”却严重地扭曲了父母正确的教育观,认为只有认真读书,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坏孩子。这种思想阻碍了孩子天性的发展,导致孩子产生了对抗心理,从而使孩子不快乐,厌烦学习,不喜欢学习。 因此,教师注重进行家访时,要注意教会家长一些教育的方法,有理有根据地去转变家长的一些旧观念,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此外有很多父母平时又比较忙,一般都不会去管孩子的学习,也不知道和懂得怎么去管。在这方面,我们老师的建议对学生家长而言就显得很重要了。有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在学校不听话,就用打或骂的方法,孩子往往不但不听反而变本加厉。实际上,很多家长在与我们的交流和沟通后,都能走出家教的误区,正确理解和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并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作用,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多引导,耐心的说服,孩子还是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只要我们能长期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不断的跟家长进行交流,我们一定能更好的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四、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教师亲自上门家访能让学生从心里体验到老师的关爱,尤其是学习或纪律差的学生。他们往往存在着自卑心理,自认为老师和同学们都看不起自己,对于这样的学生见到老师去他家他会感到很荣幸,高兴地把老师迎进家门做客,此时老师就要去跟他谈心、交流,指导他怎样学习,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动力绝大多数取决于他对老师的喜欢。一旦他喜欢老师,则该老师所任的课程对他就有无限的吸引力,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逐渐自信起来。从而使他相信自己也有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在班级中所产生的作用。
总之家访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只有认识到这一点,班主任才会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家访,把家访工作做好。这样能够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让学生亲近老师,也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们的教育能让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永源《走近魏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