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研究,了解到现阶段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再根据所分析的现状,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 高校 高水平运动员 思想政治教育
1、引言。
运动员也属于我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也是十分重视。但由于运动员一般都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训练,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因此需要通过探析高校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改善和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2、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2.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方面。
(1)功利思想严重。每一个运动会都有一个金牌梦,尤其是高校高水平的运动员,因为获得金牌是运动员长期努力奋斗的目标,不管是个人、家长还是教练,都希望能获得金牌,为国家、为自己增光,渐渐的以追求个人利益为主。另外由于功利思想严重,有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还出现了只追求物质利益,不愿意吃苦,什么都是以报酬利益为先,更加不愿意奉献,这样长此以往,不仅个人的思想政治水平下降,而且在大型比赛时还会给学校或是国家带来不好的影响。
(2)道德品质和守法意识差。高校高水平的运动员是学校的佼佼者,但是却有许多运动员的自我约束力差,不能很好的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经常逃课不参加训练,打架斗殴,甚至有的还触犯了法律。部分高校高水平的运动员还喜欢说谎,尤其是在年龄上面弄虚作假。另外还存在价值取向扭曲、服务意识淡薄、团队协作精神差等现象。
(3)文化水平低。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是形成良好素质的前提条件,也是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基础。很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都认为运动员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自身的体育项目的技能,并不是以学习文化知识或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思想政治的兴趣和学习。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1)教学方式单一。我国在教育方式上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轻视以实践来引导教学,并且当校高水平运动员犯错误或是思想态度不端正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批评或是处罚的形式进行教育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采用惩罚的方式进行教育,会让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反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运动员来说,更加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情绪,不利于培养和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水平。
(2)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安排的分散性。由于高校高水平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情况较多,在比赛前期,都会对运动员进行集中性的强化训练,因此,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安排就会较少,甚至连续很长一段时间不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安排上存在间断性,因此运动员对其学习也就是断断续续的,这样会造成运动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的现象。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片面地向运动灌输思想政治知识,并没有结合高水平运动员的特点和高水平思想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有着一定的关系。
3、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1)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的思想政治意识。针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存在较强的功利性、法律法规意识不高等现状,高校应首先让运动员意识到自己国家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将来要代表国家进行比赛,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不能因为个人私利,而忽视集体利益,没有社会责任感以及做出损害国家的行为。其实让其意识到作为个人而言,高等院校的学生是具备一定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那些破坏校纪校规的行为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学校的管理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2)改革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处于青春期的运动员,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现阶段的运动员,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对事物的分析能力都还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采用引导和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教育,而不是批评和处罚的方式。
(3)合理安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安排要具有连续性,不不能因为有比赛而中止思想政治的教育,可以通过适当的减少内容和时间来进行协调,培养运动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4)重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教育。运动员的文化知识不高,会造成运动员对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不高,可想而知运动员就更加不会对思想政治课学习具有很高的热情,因此,高校不能只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项目技能为主,还应当考虑他们的文化知识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素质、有文化的高水平运动员。
结语
本文根据现阶段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意识、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合理安排教育课程以及重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教育四个方面,这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岸,新形势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思想现状分析及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探析[J],科技信息,2009(32):273-274.
[2]王丽娟,如何加强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J],少年体育训练,2011(2):9.
[3]刘园园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教文汇,2011(3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