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为此,本文特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这一论题作如下探讨:
一、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不单纯的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以利于消除大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往高校一般实行在学生工作处直接领导下的、以辅导员为中心的绝对的学生管理方式,使学生处于从属的和被动的地位。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管理工作常出现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滞后的现象,甚至在学生管理中形成比较严重的对立情绪。鉴于此,学生管理中宜推行以学生工作处指导下的、以辅导员、班主任为调节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相对的学生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
在尊重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辅导员的管理方法要体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要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改造与革新。
1、从“家长”式管理逐渐过渡到一种平等的双向式学生管理模式。尊重学生自主权,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作用,给予学生参加班级和学校事务管理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实际工作能力。
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在保持教师教导学生模式的同时,通过积极为学生服务来对学生施加影响和引导。
3、在注重两极的同时(表现较好与表现较差的学生) ,要发掘中间力量。这股力量占多数,往往也容易被辅导员所忽视,因此,在约束力较差的班级这股力量就会向下漂移,导致班级管理瘫痪。
三、创立新型学生管理模式
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高校必须进行学生管理的创新。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学生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树立人本观念,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作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首先应想到的是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要根据其特点区别对待,然后才能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制度的实施去影响人。研究学生的合理的需要,进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他们的内在潜力挖掘出来,促进管理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学生人本管理首先要研究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每个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和个性,所以管理要因人而异、因需有别。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人文讲座等满足学生的成才愿望,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负责、学会生存”。对学生公寓实行物业管理,构筑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文化社区,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等专业化的服务机构,缓解学生在学习、情感、就业的各种压力,为他们提供经验性指导,创造舒适和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管理者要明确,大学生的需要是运动的、变化的,只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一点,学生管理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手段。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它们互为表里、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动态体系,共同作用与学生。实施校园文化管理,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活动等,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势、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等发生作用,实现其精神、心灵和品格的塑造,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以校园文化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载体,为学生展现形象、拓展素质提供舞台。学生社团是在学校指导下由学生按个人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及其社团组织的特点,学生管理部门要注意在社团建设方面加强重点引导,同时在制度、组织、场地、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给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宽松的环境,释放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总之,在新形势下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如果不从思路、内容、体制、手段和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思路。我们要注重调动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多方面协调配合的综合管理。要认真学习和积极吸取现代科技成果,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工作设备和手段,提高工作水平;要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精心设计新的活动形式和载体,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大学生需求,增加工作实效;更需要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直面教育因素的各种变化,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情况,创造出富有成效的学生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