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立德树人为本,优化小学教育管理

以立德树人为本,优化小学教育管理

作 者:李劲松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公学,浙江 金华 3220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立德树人理念逐渐普及。将立德树人作为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准则,找准小学教育管理的方法,才能促进小学教育的创新发展。从小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创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保障教育实效,才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念;小学管理;引导;素质

前言
培养全方位人才,是素质教育对当代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全新要求。在小学教育管理实践中,把握好立德树人的方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优化教育环节,加强学校、社会与家庭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保障当代小学生成三观正的新少年,以此完成素质教育赋予的使命。
一、更新立德树人理念,做好小学教育管理
第一,整体优化学校办学理念。道德,是个人素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有道德的人格外受到他人尊重与赏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当铭记的教育使命。德育,应当受到教育人员,特别是教育管理人员的重视。利用立德树人理念,促进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全面发展。抓好智育,做好德育,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学校要明确立德树人理念,为各位教师提供正确的教学引导。
第二,教师个人更新教育理念。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当具有德育教育意义。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教学理念影响着实际教学效果。现代教师要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怪圈中走出来。改变机械生硬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主动探究的方式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多加引导,给予思想与道德上的指引,快速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二、融入立德树人内容,做好小学教育管理
第一,做好礼仪教育工作。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小学教育阶段做好礼仪教育,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文明,感受礼仪的厚重,能够让更多正确的道德观念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比如,见到老师要立正问好,便是最基本的校园礼仪。文明氛围深厚的学校,学生每次见到老师都立正问好,见几次面问几次好。这样的礼仪行为,会潜移转化地影响小学生思想与道德观念。在尊重教师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提高,会在创新教育方面更加积极。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的理解水平,融入不同的礼仪教育内容,有助于小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
像针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将礼仪教育内容设定在沟通礼仪、用餐礼仪、上课礼仪方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场景,了解文明礼仪的内容,并将其与自己的行为结合在一起。在三、四年级,教师可以将校园礼仪、家庭礼仪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更大的角度出发,学习丰富礼仪知识。针对五、六年级高年级学生,教师要将人际交往的礼仪、登台表演的礼仪作为重点,给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礼仪基础。
第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立德树人,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有礼貌,还要关注学生是否有技能,有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安全无小事,一点点安全事故,都有可能毁掉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具有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是成为合格人才的基础。学校教育人员要将安全理念宣传到位,将措施落实到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安全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方式与自我保护方式。在安全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习得保护自己的方法,也会习得帮助他人的方式。在保护自己的基础上,向他人伸出援手,是个人道德高尚的表现。
三、创新立德树人方式,做好小学教育管理
第一,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利用实践活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少先队,是小学阶段学生们十分向往的组织。少先队的组织,是小学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后,会有丰富的少先队组织活动,像文艺演出、入队仪式、海报设计、集体出游等。利用每一项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的过程与产生的历程,能够促进小学生红色理念的形成,学会爱祖国,爱人民,懂得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教师可以利用集体出游的活动,带领学生到红色阵地或者当地历史博物馆参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游览、阅读、询问,品读红色故事,收获感动情绪。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文艺演出的机会,让学生参演不同主题的节目。像有关于乐于助人的小品,讲一讲误会他人的笑话等,让学生习得好品质,学会宽容与理解,成为能换角度思考的人。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借助兴趣社团活动,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学生社团组织过程中,将兴趣作为快乐模块,用以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学生技能,让学生学会创造。把握好立德树人的目标,每一项活动,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基地,都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都能促进学生道德水平提升。
第二,做好家校融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都作用于学生本身。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家长教育方式与理念的变化。寻求更多家校融合的机会,统一教育理念,搭建良好成长阶梯。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家长会、组织开放日活动,利用节日、校园节庆的机会,邀请家长到校与教育人员一起讨论学生的成长问题。更要以家长课堂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提升育儿理念,更新育儿方法。在家长会上分享学校教育的目标与方法,引导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的情况。另外,教师要通过便捷的通讯适时地家访,了解部分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为校内的德育教育选材提供指导。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阵地,更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重要场所。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民族的振兴,促进学生在学校的小环境中获得更大发展,才能推进小学教育管理目标实现。秉承正确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成为有道德、有学识、有思想之人,才能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棋涛.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管理[J].考试周刊,2019,(23):43.
[2]王伟.浅析小学德育管理[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134.
[3]郑以锋.小学德育管理策略刍议[J].语文课内外,2019,(6):244.
[4]陈五甲.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