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岭江 尹梦垒 肖晗苑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发达的高等教育会促进城市的发展,落后的高等教育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所以为加快城市的发展速度,扩大高等教育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真实、全面、具体的调查和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和动态,不仅能促进二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和发展,更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回顾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始终围绕的核心是教学改革,不仅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教学改革,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同样需要教学改革。
关键词:区域竞争力;高等院校;教学改革
纵观高等教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很多专家和学者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指出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发展有影响,城市发展同样会作用于高等教育。因此,促进城市发展进程,首先应该加强高等教育与城市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帮助高等教育与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并创建维持它们之间长期发展的局面。若想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关键应该着手于教学改革,贯穿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全面转变教育观,提倡以人为本,提高高等教育对高校学习的重视程度,与高校教学两手抓,提高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监督作用,通过提高教学生产力,从而促进高等教学的改革进程。
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需发展人才提高区域竞争力
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最核心的任务是培养本科人才,教学项目应该注重基础,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本科教育为主,真正意义上推动其教学改革,提高人才的质量,并推动三级质量建设体系的建成,其中三级包括校级、省级、国家级。以往教学改革过程中,相关人员更注重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导致矫枉过正频繁出现。因此,教学改革必须重视教师发挥的作用,应该以学生作为改革的根本,教师作为改革的关键。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和教师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但必须保证对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相当,在此基础上,提高管理者的职业素养、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并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打造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改革之路。
二、改变教育模式提升高校区域竞争力
现阶段限制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体制固定,灵活性不足,所以加强高等院校和政府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中共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积极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形成全新的科学教育观,其基本要求是可持续,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全面性,目标是人才、社会和教育的协调发展,其方法是统筹教育城乡、区域、社会的发展,同时加强教育与人之间联系的紧密型和协调性,并积极与国外交流,统筹国内外教育发展的交流学习。
三、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目前,初步建立起一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特点是影响范围广、取得明显效果、更多的人受益等,发展方向有三个:第一,作为教学改革的先例,帮助更多的学校参与到改革进程中;第二,发展的成果必须同社会和学校分享;第三,注重发展的内涵,建立的基础是各种实践教学的资源,合作部门包括社会各界、企业、行业、各大高校和研究所等,面对的对象是各个大学的学生,核心是校外实践和创新训练,并对参与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资助。
四、提升高校学生高效学习
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需要对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两手抓,以提高学习效率为原则。
五、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第一,各大高等院校以自身优势为前提,创建教学发展基地,工作内容包括教学咨询、评价教学质量、交流学习、教学改革和培训等,针对的对象是中年和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个性化水平,提高培养人才的能力;第二,创建教学发展示范基地,以实践学习为主;第三,积极组织教学发展中心管理员进行有关方面的培训,加强管理员对教学改革的交流,包括教学评估、方法、课本等方面;第四,组织教师培训,旨在提高教学能力;第五,进一步加强西部受援管理员和教师进行培训,地点是支援的高等院校。
结束语
城市发展与高等教育息息相关,需要充分发挥学生、教师、管理员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提高教学生产力,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产品,从而使高等院校在竞争中占据更主动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胡琬琰. 高校教学改革[J]. 东京文学, 2011(8).
[2]基于大学生学习状况的高校教学改革研究[D]. 河南大学, 2012.
[3] 潘懋元, 陈斌. “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 重庆高教研究, 2017, 5(1):3-8.
[4] 韩筠. 创新教与学推动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 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