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

作 者:李荣霞 (黑龙江鹤岗绥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黑龙江 鹤岗 156200)

摘   要:“任务”是手段,“驱动”是目标,关键在于任务如何设置,驱动能促进任务的发展,使学生乐于接受,在化学课程中应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有效利用;延伸;巩固

“任务”是教育教学在课堂中的一个手段,“驱动”则是教育教学在课堂中的目标。如何合理设置教学任务,是促使教学驱动这个目标顺畅地完成首要环节,这些需要设置者耐心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学生感兴趣任务,简单易行的乐于接受的任务,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都会很有益,也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任务驱动”简而言之,就是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促进完成或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无论什么手段,最终是为了学生更快更好地去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一、有效利用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知识吸取的大本营,更是学生畅游的天地,还是教师施展个人魅力的大舞台。教师要想用好课堂这个宝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改变教法,唯一的手段和途径就是参加培训和进修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基础文化知识,更应该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只有让自己强大起来,你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论什么工作做起来都会游刃有余,例如分析教材,吃透教材,设计新的教学方法,提出益于学生接受的课堂小任务,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差的学生共同学习,形成团体互助,共同进步的好局面。比如:在热化学反应热计算这一节,我把学生按不同情况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学生来完成我事先分给各组的任务,任务的内容是通过计算总结求反应热的方法。需小组同学共同研究来归纳总结,经过小组合作,每一组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一种方法,在让每组派一名同学讲解自己总结的方法的过程。比我滔滔不绝的讲,效果强上百倍。在设计任务中用简单易懂的方法,布置学生能完成的任务来驱动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让学生都能去动手、动脑,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加深问题的深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形成的思维对任务的分析和完成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会提出更深的解题方法,逐步完成教学任务,有水到渠成的功效。这样学生才会在教师任务的驱动下收获满满,让学生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激励着学生们不断地去探索化学世界的神秘天地。
二、有效利用实验
化学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的知识学习都要通过实验来完成,所以,在我的课堂上以实验为驱动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再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时候,书中只是在科学史话中简述舍勒发现氯气的过程中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了一种黄绿色气体。并没有具体说用什么装置来制取它。在思考与交流中提出舍勒制氯气的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智取氯气的主要方法,请同学们写出化学方程式。学生们通过讨论完成思考后,我会让他们整理初中制取气体的两大实验装置,并分析每个装置的使用特点,最后让他们根据阅读科学史话和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来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并且分组完成实验设计,要求有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任务。然后各组经过讨论把成型的报告上交给我,等待我的审核。以实验为任务留给学生去思考,最后再用学生的实验设计完成实验,那会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增长自信心。
三、延伸课堂
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很有效,但是课后巩固也相当主要,化学学科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每个人的培训生活都离不开它,处处都是例子。所以学生可以将课堂学到的化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会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以致用的真谛,也能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的不足,再回到课堂上继续充电,激励他们在课外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我也会留一些在学生身边就有的化学实例,并且引导他们用所学化学知识就可以解决的探究,例如:讲胶体性质的时候,让教学小组分别在生活中找到一种关于胶体应用或利用胶体能解释的现象。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的参加并认真的完成组内所选问题,并形成报告文件,还留有影像质料。其中有一组是在班级下课期间,同学们打扫卫生时看到的光束从教室窗户射进教室的照片,小组讨论,并有记录,最后总结出是空气本身是气溶胶,但是下课打扫时的灰尘颗粒直径大于了1nm,空气瞬间由溶液变成胶体了,所以出现了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我分组让学生真真实实感受化学就在身边。在通过报告反馈回来,通过我的审批给予肯定,在提出哪里需要加强,再学习提高,有时个别同学有需要,我也会单独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小组讨论完上交材料后,我会单独找他关于胶体丁达尔现象的知识再给他留个任务,雨后的早晨去树林里拍丁达尔现象。看看能不能拍到。这样他就会慢慢有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有利的促进学生主动去思考学习。
四、规范评价体系
学生的成长就和小树的成长一样,我们要修枝,去叉,不断地在修剪中成长,最终成为参天大树,而这一过程中评价体系很重要,正确长期有效的评价,能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我的做法是在化学课上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我在手机里给每个学生做了一个成长档案簿,我每节课都去跟踪学生的点滴进步,记录在成长档案中,每月会下发到学生的手机中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进步。注重随时跟踪,让每个学生在自信中成长,在鼓励中提高。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像化学这种既需要理论,更需要实验和实际动手操作的学科,如果只是一味的理论指导,或是一味地动手操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慢慢减弱,尤其是针对现在的高中生,惰性强,每设计一项任务,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学目标固定化,有针对性,更会让学生有事可做,“任务”的设计要简单明了,最小化,学生目标明确,教师要会“煽情”鼓动学生,语言要得体恰当。“驱动”要适当要符合教学的需要。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的恰到好处,学生可以省力,主动的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会发挥到极致。“任务驱动”用好了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以上是我个人的不成熟的几点看法,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不断的研究和改进,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