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新思路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新思路

作 者:廖荣妍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中学 242200)

 摘   要:伟大的人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写文章更加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事情,也并非什么难以潘越的“高深”问题,写文章无非就是将我们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而言。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写作,也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审视写作,它不是一块“生肉”,我们也绝对可以找到写好作文的突破口。本文笔者就从当前高考作文发展趋势出发,探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作文教学;高中语文;个性化
引言
实际上任何人都具有写作的权利,任何人也都可能成为写作的“高手”,比如车间的技术工人,田里耕作的农民,铺子里的电工,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素材、善于发现细节、善于表达情感,所以就可以写出好文章。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立足于生活实际,学会去观察生活、发现细节,积累素材,从而写出好文章,让写作不再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1、高中作文发展趋势——个性化
  从当前高考作文命题来看,除了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之外,重点考察学生的多元智力。总体来看,高考作文已经突破了“政治挂帅”的唯意识形态,逐渐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趋势。在命题立意上逐渐向能力立意和素质立意发展;内容上更趋向于社会问题与学生个人生活问题结合的形式;命题形式上强调局限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总体说来,大部分作文考题都更加趋向个性化、生活化,重点考察学生的思维、素养,自然性与科学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考生能够运用独特的辩证思维、理性思维解读作文考题,依然可以写出新颖的、独特的、有个性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新思路
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意识、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辩证思维、灵活思维,也为了顺应作文命题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有必要在作文方面推行个性化的教学。具体建议总结如下: 
2.1作文教学生活化,积累个性素材
大部分高中学生写作文都是靠平日素材积累和运用,故事情境都是靠编,导致文章缺乏正清实感。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学生写出的作文通常都不会太差。比如离我们最近的写作素材,校园大扫除,仔细观察同学是如何打扫卫生的,语言、生态、动作,当时可能产生的心理语言。完成大扫除后,可以将自己的所感所悟写下了。很多学生认为这就是一件小事,平平常常无甚可写,但往往就是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事情才最容易唤起我们的思考,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借“小事托大意”。除此之外,笔者也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活动,也包括学校的征文比赛,比如朗读比赛、绘画比赛、写字比赛等。有了活动的体验,写文章也会有依据可循,避免了空洞说理和故事不真实的现象。
  2.2读写并重,积累个性化知识 
  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教学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两座大山”。写作的素材既需要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同时也需要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当然,生活和阅读积累的素材自是有不同之处。阅读中积累的素材更偏向于理论化、知识化,而生活中积累的素材多为情感化、经验化和个性化。所以,引导学生有效阅读,以读促写。比如教学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课文后,让学生将阅读中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尽量结合自身经历,写一写自己心中的父母之爱。尝试着运用文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不断将阅读中积累的语言素材转化为写作能力,逐步推动学生信息积累向写作能力的转化。
  2.3培养创造性思维,倡导个性化写作角度 
  个性化作文离不开个性化思维。所以,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大重要任务,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提升作文内容的新颖度。大多数教师习惯性就地取材,比如生活中的小动物距离,这样的教学形式容易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笔者认为我们不妨放松心态,把更多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比如给学生一个立意,然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发挥想象,自由联想,效果则会事半功倍。比如教学《再别康桥》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播放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然后通过“金柳、青荇、水草”等意象让学生展开联想,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康桥”。过程中,如果学生有一些非常独特的想法,甚至立意比较奇怪,我们也应该辩证的角度看待,而不是全盘否定学生的个性思维,只要不偏离主题就任由学生去发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彰显学生的个性。 
2.4激励性评改,促进学生个性生长
作文评价是对学生写作表达最直接的反馈。教师用心的评改作文对学生就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和动力,能够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写作信心。有时。尽管学生的作文并不是特别出彩,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火眼金睛”找出亮点,并附注上几句诚恳的鼓励和赞扬的话,这会让学生倍增信心。
当然,我们还可以采用多元化激励性评价,比如让学生互改作文,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点,同时也发现并且接受和改正自己的问题,学会鼓励他人,帮同学修改作文,其实这也是学生改正自己在写作中出存在的问题的过程。而对于优秀作文,我们定不可忽略,当以此为典范,在班级中树立榜样,打印出来,贴在班级的展览角,供全班同学评赏,有时写得好的片段、好的句子也可以上展览角。以此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上进意识,激励学生“暗自发狠”,写好作文。
小结
塞万提斯说“笔乃心灵之舌。”写作是情感的传递,需要学生对它感兴趣,也需要学生用心,好的文章一定是学生用心感悟生活,带着快乐的心主动创作出来的,所以,我们教师能够做的就是激活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学生写作素材,让学生的作文更真实、更有人情味。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A]. 王静.2016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 2016.
[2]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互动性教学实施探索[A]. 张前伟.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C].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