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作 者:刘红青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望高镇中心小学,广西 贺州 542829)
大
中
小
摘 要:质疑能力,是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组成部分。学习源于思考,而思考起源于疑问。促进学生形成质疑能力,让学生学会提问,才能促进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动学习者。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性格特点出发,设计多种教学方式,关注学生质疑能力的形成,才能达成数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能力;氛围;意识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打造创新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学生质疑能力的形成,对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都有促进作用。教师要发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教学要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成为能够质疑的学习者。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形成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对问题和提问有全新的认知,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起学生的质疑能力。与解决一个问题相比,提出一个问题更需要能力也更加重要。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通过提问平台的设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当学生能够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时,证明他们的思考过程是正确的,学习主动性是强烈的。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个人思维运动的过程,更是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培养起学生的提问意识,让学生有勇气将自己想出的问题说出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让学生敢于在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求异。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问题的设计者与提出者。而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则忙于解决问题,只重视问题的解决而忽视了问题提出的过程。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如果只有教师能够提出问题,未免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就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平台,让学生逐渐找到提问的空间,形成提问意识。像在讲解“克与千克”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质量的基本单位克和千克,更要学习克和千克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转换方法。在引导学生接触这两种数学概念时,教师会通过实例的展示,比如一个苹果大约200克,8个鸡蛋大约1千克。让学生能够对克和千克这两种重量单位产生较为形象且直观的认知。每讲解一个环节,教师都要给学生预留出提问的空间,让学生针对刚刚学习过的内容积极提出问题。看到两个实例之后,一些小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是每一种东西的重量都正好是整数吗?都正好是200克、300克、1千克、2千克吗?”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求异行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更多例子,引出更多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散思维,找到更多提问的切入点。
二、创设开放课堂氛围,培养质疑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接受开放化的教学观念。通过教学氛围的转变,促进学生积极质疑。学生一直都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适合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也不适合小学生的个人发展。将质疑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要肯定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更要借助学生的质疑与问题的解决,去推进教学进程的发展。在课堂中营造出适合质疑的氛围,让学生因为有兴趣而提出质疑,因为质疑而发展个人智力,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小学生自己学习的场所。
像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导入环节的创新去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教师将“分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结合这两个字提出一切可以提出的问题。在学习之前,小学生对分数的了解不多,很多学生会提出“什么是分数?怎么分的?分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所提出的这些问题,恰恰对应着与分数相关的基础知识,即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意义与形成过程。学生提出很多问题,教师从中选择有教学价值的问题,促进课堂讨论,能够让课堂氛围越来越开放。学生通过与他人互动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习成就感会越来越强。在解决了这些涉及基础知识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再次提出问题。有的学生会提出“老师,那分数有大小吗?怎么比较呢?”开放化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提问会推进教学进程,也会展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浅入深的问题顺应了课堂教学思路,有益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创新课堂教学活动,培养质疑能力
创新课堂活动形式,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方式。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比教会学生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更有意义。在讲解例题时,应当关注解题思路而非题目的结果,促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学生在质疑环境下解决问题,能够让他们的质疑过程越来越科学,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具有有效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新教学模式的引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去学习。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向自己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结合他人提出的观点提出质疑。每一个学习环节与学习步骤,都有益于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8-10分钟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掌握基础知识。在自主学习时,学生要先对自己提出问题,像“什么是正方体和长方体?和正方形、长方形有什么不同?”等。带着问题去阅读课堂,解决问题。而在之后的交流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成果任意提出的质疑,大家在一起讨论,会让质疑与解决问题混合在一起,促进学生获得更多的质疑灵感与学习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改变教学方式与教学思想,给学生足够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质疑的机会,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课堂中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促进其学习方法的更新,让学生进一步发展个人数学思维能力。学生敢于质疑之后,才能乐于质疑,乐于质疑之后学习方法,便可善于质疑,快速提高个人质疑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明月.小学数学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303.
[2]王晓会.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J].神州,2018,(31):195.
[3]方晓菁.浅谈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的培养[J].数字化用户,2018,24(34):183.
[4]赵丹.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J].中外交流,2018,(37):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