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作 者:陈金琼
(重庆市潼南区文星小学校,重庆 402660)
大
中
小
摘 要: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说:“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可见,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构建一个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能力;教学质量;以人为本
前言
国家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指的即是全部的人民,而教育中要的以人为本,指的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一言堂”中走出来,真正去关注学生的需要,结合学生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落实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我个人认为,要想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首先就应该了解学生,其次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最后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下面我就主要围绕此展开论述。
1、以人为本,掌握学生的成长特点及个性
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该年龄段的成长特点、个性、喜好与厌恶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及学习能力进行因材施教,进一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不成熟,个性不够独立,需要我们教师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高年级学生则思维比较清晰,对外界知识的吸收,以及外界给他们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需要我们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引导与帮助、尊重与重视。
但是不管是高年级学生还是低年级学生,我们都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有耐心的指导他们,教学过程也必须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例如对数学基础较弱的同学,在课堂提问时,宜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慢慢帮其克服害怕学数学的心理,进而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学习能力;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引导其进行多思维的解题方式,这既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钻研兴趣,使其更上一层楼。
2、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以人为本课堂的前提一定是学生喜欢上课,对课堂感兴趣,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课堂的趣味性,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活课堂。比如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化,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时,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我就构建了如下教学情境:①六(2)班实到51人,有3人没来,请问:该班级的出勤率是百分之多少?②某班女生有12人,男生有24人,请问:该班级的男女生各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之几?通过以班级学生人数比重分析,或者班级出勤率为情境,来分析问题,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的生活意义,又可以让学生学会构建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生活入手,以学生熟悉的情境为知识的导入点,让学生更有学习的欲望,更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思考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课堂主人翁意识。
3、以人为本,构建合作学习平台
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是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自主学习。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做的和该做的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和服务。所以,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动手实践,去体验学习的乐趣,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就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如下学习活动。
活动1:小组成员,每个人自己画一个圆,剪下来,并在圆上标出圆心O、半径r和直径d。
活动2:用圆规画一个圆,说一说你们小组对圆的认识。
活动3:我会在下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
注重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去探索知识,将模糊的概念细化和强化,让每一个知识点都更清晰,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索的形式来验证数学的思考,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4、以人为本,落实个性化课堂评价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个性化评价,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应注意纠正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再指出其具体的错误在哪里,同时还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却不可严厉批评或敷衍了事。除此之外,还应该恰当运用数学语言评价,利用“客观评价策略”、 “关注差异策略”、 “多元评价策略”、“质量的评估”等记录学生的各种进步,反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结语
总之,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关注学生,以学生发展和需要为前提,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活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然,关于如何构建以人文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远不止我上文提及的这几点,更多的方法有赖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支媛.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轨道[J].考试周刊,2011,(45).
[2]哈惟.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学习(上),2012,(06).
[3]赵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