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和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和策略研究

作 者:潘初旺 (贺州市平桂区望高镇新元完小,广西 贺州 542829)

 摘   要:农村教育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长期的差距让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步伐稍显缓慢。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的问题依然存在。发现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难题,分析学困生的成因,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对策。立足实践去转化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学习信心,才能推进农村教育改革。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农村;方法;创新
前言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两极分化的问题十分常见。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不仅由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与水平决定,还受到多种环境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多样化的原因造成了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两极分化,教师要重视这一问题的解决。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帮助小学生发现不足与优势,采用个性化的手段改变数学学习能力较低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
1.两极分化之家庭成因
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直接影响,成长背景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校学习效果的差异。城市化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进城务工。出于费用考虑,孩子被留在家中,由祖辈看管。父母常年在外,部分农村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家庭教育。祖辈难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也不能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在家庭学习中,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他们的监督与辅导,这一部分家庭教育的缺失,成为许多孩子数学学习较差的重要原因。
2.两极分化之学校成因
学校的个人数学学习基础不足,学习起点与能力有差异,这是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之一。一些学生的数学理解力差,多与非智力因素。在家庭中得不到引导与启迪,加之难以控制个人行为,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成为学困生。部分教师的个人行为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教师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眼里只有成绩好的学生,忽视了学困生,会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使优秀的学生越来越爱学习,学困生开始自暴自弃。
3.两极分化之心理成因
小学生的情绪不稳定是正常表现,他们的年龄尚小,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缺乏有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引导,学生很容易为社会上的负面思潮所影响。一些农村小学生会过早产生逆反心理与消极学习态度,他们会因为一次考试失败而人顼否定自己,遇到一点挫折就难以积极起来。久而久之,性格孤僻,待人冷落,不愿与他人交流,极大地影响了数学学习。
二、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策略
1.加强创新教学,丰富教学资源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立足于农村数学两极分化,改变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才能促进小学生建立数学学习兴趣。农村小学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有限,是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校园原因之一。
首先,学校要重视教师资源力量的丰富。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的水平提升了,其教学结构才能合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才会大大提升。
其次,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将传授课本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课堂中带着学生一起读课本,做课本中的练习题,极大地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环境有所改善的今天,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模式。
比如在讲解“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特质、三角形的分类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如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本中的概念,做课本上的练习题,会让学困生越来越觉得数学学习困难。教师让学生针对“三角形”自主提出观点,说一说他们想学习有关于三角形的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学习空间也是开放的。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想法畅所欲言,学困生也不会因为自己说对说错而胆怯。教师要有意引导不爱发言的学生多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像“我想知道三角形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小学生的语言科学性不足,教师要有效转化。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表达,促进课堂氛围的转变,让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能够改变学生的个人学习。
2.做好家校互动,共同解决两极分化
做好家校互动,团结多方力量,是解决两极分化问题关键的一步。
首先,学校要重视校园周围环境的改造。学校的管理者应当联合当地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进行改变,促进小学生成长环境的优化。
其次,学校管理者要安排教师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工作。针对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在工作之余辅导孩子,或者在远方打来电话监督与问候。有时,小孩子需要的就是家长的关注。当家长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关注起来,学生便会有学习的动力。
3.关注心理辅导,促进主动学习
心理辅导,是解决农村小学数学教育问题的重要环节。家庭教育环境与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会体现在他们的数学学习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主动成为心理工作者,承担起疏导小学生心理的重任。
从农村小学数学的两极分化原因入手,特别关注那些性格孤僻的学困生,了解其家庭构成与成长环境。通过家访的方式,走进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多给予小学生关注。在家访时,与家长或者祖辈进行沟通,告诉他们正确的辅导方式,并提供一段时间的针对性辅导。小学生越学越好,有了成功体验,学习态度会有所转变。除此之外,教师要学会与小学生做朋友,多与他们聊天,谈心,让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心事。解开小学生的心结,不仅能帮助他们高效学习数学知识,还能推进世界观的积极化。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师要关注个人作为的更新。积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以优化教学手段的方式给农村小学生新的数学学习启迪。关注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做好家校沟通,以多方力量的结合促进当代农村小学生个人数学学习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贾京理,段润泽,贾晓兰.关于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8,(94):79.
[2]陶丽.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J].新课程·上旬,2018,(8):139.
[3]余国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缩小策略研究[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11):81.
[4]于巧梅,张霖.关于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对策研究[J].天津教育(下半月),2018,(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