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析自主学习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自主学习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 者:谢素静 (广东省普宁市城西中学 515300)

 摘   要: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具有独特性的人,我们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重视学生主动精神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学重点,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因此,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会转变角色,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知识的解惑者,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从教给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文笔者就以此观点来展开论述,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预习;实践活动;自主学习
一、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预习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环节,无法对课前预习环节进行有效的兼顾,忽略了课前预习问题。但是笔者个人以为,自主学习法就是建立在学生良好的学习结果之下的,预习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方法,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此,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首先,布置搜集教学内容相关背景资料的预习任务。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去有效的预习。学生在课前可以进行预习、自主搜集,为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其次,学生可以提前解决基础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字词等基本知识点并不需要放在课堂环节进行教学,这些完全可以作为课前预习的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前将其解决,扫清学习障碍,为课堂活动赢得宝贵时间。 
  最后,指导学生整理学习难点。每一次预习活动都应当有所收获。在预习中,笔者要求学生将自己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筛选出来,作为下一步课堂教学质疑的重要内容,以此提升教学的成效。通过这样的要求,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在预习之后将相关难点筛选出来,这些难点能够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有助于他们把握重点,深化理解。
二、课上自主学习——开展课堂自主探究活动 
  课堂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紧扣课堂教学环节,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将教学活动从以往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听这样的单向模式转变到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互动学习这样的立体模式,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首先要搭建合作学习的载体。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而言,传统的单打独斗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需要规模适中的学习载体,让学生在其中进行交流活动。笔者在教学活动中专门为学生设计了六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均衡分布的原则,将学生打破座位的限制进行自主结合,构建起有效的学习合作载体。在学习小组里面,每一个小组都要确定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优等生作为小组长,负责领会教师的意图,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学习活动。以这样的小组为载体,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拓展开来,让学生在小组里开展互动,教师只要紧扣住每一个小组的牵头学生,就能够实现对整个课堂的有效控制。 
  其次是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拿来较厚的纸共同搭出不同形状的桥,学生从中不仅理解了“拱形”的意思,还比较出了“拱形桥”承受力较大的优点;还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赵州桥的形状,并陈述自己为什么这样画的理由,由此,学生理解了“各有”的意思,也为进一步体会石拱桥的优点提供了直观和体验。又如,教学《沁园春?雪》时,可以运用激昂的语言引导学生“来到”袁家沟,并让学生都感觉自己就是当时正在眺望北方雪景的毛泽东,根据诗歌内容想象所望景色,让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思想方式,感情和性格特点去感受作品,再通过组内、组间交流,准确全面地把握词作所传达的丰富感情。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在自主合作学习之后,我们教师还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提炼。   
  三、课后自主学习——开展课后专题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抓好预习环节、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注重课后环节的兼顾,将教学活动从课堂向课后延伸,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深化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比如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语文教学相关的兴趣小组有多种类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工作实际需要以及学生学习基础思想特点,选择恰当的载体组织学生开展兴趣活动。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许多学生对于助词的使用容易混淆,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难度较大,对此,笔者专门组织了古诗词学习兴趣小组,将学生组织起来,针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门研究,教师给予指导,安排学生自主开展活动,针对不同单元、不同类型文言文的学习难点进行研讨活动。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不仅交流了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也从多角度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又或者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语文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尤其是对于写作教学而言,需要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作为素材,让文章变得生动。许多学生由于缺乏这样的素材积累,写出来的文章枯燥干涩,对此,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尤其是结合学校整体安排,让学生接触生活,感悟社会。例如,组织学生参加街道文明卫生创建活动宣传,让学生走上街头协助居委会开展宣传活动,并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以这样的方式积累写作素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提升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切入点,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创新理念,将这一先进的模式作用有效发挥出来,落实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庞维国.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J].心理科学,2009(02). 
[2]肖巧云.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自主学习设计[J].教育导刊, 2010(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