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探孔孟等儒家经典对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形成的影响及意义

小探孔孟等儒家经典对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形成的影响及意义

作 者:莫秀梅 (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平龙小学,广西 542813)

 摘   要:小学生步入学校之时起,就像一张白纸,是思想道德的形成期,所有的知识、思想等都要我教师在上面认真书写,教育学生怎么做人、如何处事是我们对小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目前全市中小学都在开展“国学”活动,就是一个让我们广大教师培养学生良好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现在我们所探讨的孔孟等儒家经典也正是以“国学”为契机,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施加影响的主攻方向。由于孔孟等儒家经典文化主要以“仁”这一哲学思想为主线,教育人们从“仁”,而小学生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阶段,教育小学生从“善”、从“仁”是合情合理的。

关键词:小学生 ;孔孟 ;儒家经典; 道德形成
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思想教育这一时期,是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是学习为人、处事的根基时期,在学生进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学生的思想走向就掌握我们教师手中了。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儒家文化和优秀品德教育小学生,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使他们在以后步入社会时如何做人、处事是非常重要的。
一、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的社会只要一说到孩子的教育,很多人就认为是让小学生学奥数、学舞蹈、学画画……而忽视了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人们不知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排在首位的是应该让孩子成为一个思想道德优秀的学生,只有有了这一理念,才可以谈别的,否则学生的知识再丰富、学识再渊博也不能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条件非常优越,能从各种书籍、网络上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可是青少年的犯罪率也在逐年攀升,面对现代社会铺天盖地信息,很多人已不知道该取舍什么了,已经好坏不分,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想道德水平逐渐沉沦、泯没,面对祖国的鲜花——白纸一样小学生,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显得极其重要。
孔子曰:“少年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小学生良好道德的养成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二、孔孟等儒家经典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影响及意义
对孔孟等儒家经典的学习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成功的例子屡见不鲜,历代帝皇也从儒家思想汲取精髓,以仁政治国。儒家思想也在泛泛长河中起起伏伏,最终成为我国最优秀的文化精髓,其德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一)孔孟等儒家经典有着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丰富的养分
孔孟等儒家经典是指以孔孟等儒家代表创作或收集而成的著作、语录、书籍,这些经典经过几千年的完善、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与核心,比如《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等等,里面有非常多的礼仪风俗、道德伦理、典故等优良文化素材。引导小学生对很多儒家经典书籍的诵读乃至用思想教育,我们可以让孩子从简单的入手,反复诵读,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汲取有用的养分,让他们在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修养。从教学规律上说,也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学习与诵读它,就可以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使学生初步形成宏观处事的观念,对小学生的论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孟子》中也有很多精彩名言,可以使小学生在诵读中轻松感悟古圣先贤之大智慧;其以“仁政”为核心的思想,使小学生日后出到社会上工作管理观念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教读孔孟等儒家经典时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教读孔孟等儒家经典时,教师应该只要求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即可,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即可,切莫采取“填鸭式”教育,只要学生能在教读的过程中发生潜移默化作用就达到了道德教育目的。孔孟等儒家经典语句简单,古人在收集儒家思想精髓时就是用简单语句记录,他们就是考虑到小孩子们的认知规律,让后人能够容易地诵读、记忆。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因为急于求成,往往想把所有的思想道德精髓都一股脑地往学生身上倒,道德知识不能在实际中转化为道德行为,造成德行不一致,学生变成嘴上说一套,行动上是另一套。孔孟等儒家经典语句简单,只要学生能反复多读就可意会,就会在日后的行为、行动中自居不自居地按照书上所说的去做,因为小学生时期孩子们还很少有其他不良思想道德左右,所以都会改正自己与儒家书籍上所说的偏离的行为。优秀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要我们教师有科学的教育方法,以素质教育中经常提到的教学观念:自主学习、快乐诵读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去品味文化精髓。
(三)孔孟等儒家经典与实际生活是相联系的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也开始重视儒雅文化的学习,但也成为他们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孩子能干、聪明的资本,前面所言:如果小学生不能言行一致,一样达不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也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孔子在言行一致方面也曾说过:“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教师在教读孔孟儒家经典思想时,一定要告诉小学们——要联系生活实际,切莫只把它当成一种纯粹的文化知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现所学到的知识,是教师教育学生成功的重要表现,也是儒家们创立学说时最根本的目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育什么思想成什么样的学生,孔孟等儒家经典中简单易学的语句像淙淙甘泉,汩汩地流进小学生们的心田,将使得他们在心中良好思想道德之种子不断成长,长成参天大树,相信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产生重大影响,乃至成为治国之良材。教育者们应该用传统优秀思想文化陶冶学生们为孩子铺下良好的道德基石。
让今天的素质教育与儒家经典传统文化科学地结合,让它们碰撞出灿烂的火花吧!我们应该站在千年传统文化精髓高强上高瞻远瞩我们未来教育的走向,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真正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国学“疯狂”的背谬[J]. 古同.  世界知识 2006年18期
[2]“国学”研究与传统文化——季羡林先生访谈录[J]. 仲伟民,李海富.  科技文萃 1995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