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多媒体教学与阅读教学冲突之我见

多媒体教学与阅读教学冲突之我见

作 者:龙叶红 (萍乡市第三中学,江西 萍乡 337000)

 计算机在中国的很多学校都已普及。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教室个个有多媒体设备,已经随处可见。我们的很多教师为了紧跟时代,热火朝天的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课件。精神实在可嘉!

众所周知,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它非常便利的一面,特别是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更是能够提供极大的帮助。
一是可以让教师节省板书时间,从而增大课堂容量。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要让学生了解演讲词和悼词的特点,如果要让学生印象深刻一点,你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把演讲词和悼词的结构板书给学生看,这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如果课前就把它放在课件中去,在课堂上便可以随时调出来呈现给学生,非常方便。节约下来的时间,让学生读一遍有关内容,学生就能形成深刻的印象,比教师单纯口头上讲效果好。
二是可以利用图片和声音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领会到作者所要传达的内容。以《荷塘月色》为例,朱自清在描绘月下荷塘的荷叶时,有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很多学生对这句话中比喻的妙处领会不透。这时候,教师可以选取一张荷叶独立摇曳的图片以及一张芭蕾舞演员起舞土方在一起对比,我想学生应该很快就能说二者的相似之处,也能知道作者赋予荷叶以动态了。
然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手段,从阅读教学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第一,纯粹的多媒体教学束缚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老师把预先准备的答案输入课件,在课堂上,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有时甚至为一个词而费尽口舌,这种做法其实仍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标》中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观点背道而驰。如教授《胡同文化》时,分析作者对胡同没落所怀“感伤”的情感时,学生答成“有一点落寞”也未尝不可,而我们的老师也许不会善罢甘休,想方设法使学生的答案与自己预设好的答案一字不差。这种以问代读,“满堂问”,从内容到内容,从情节到情节,烦琐重复。毫无价值的发问,还千方百计把学生的认识纳入自己的认识框架。这种低档次的提问看似对答如流,小手如林,红火热闹,实则只是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既激发不了学生的求知欲, 也无益于发展思维。
第二,偏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语文教学目的。很多老师在讲解高中语文第四册课本中的小说作品和戏剧作品时会搜集一些现成的影视作品供学生观看。表面上,学生似乎能够能更大的兴趣来理解、接受作品内容,但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更多的应是强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即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而长期接受音像的刺激是很难提高这些能力。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欣赏影视片断,希望学生从中来掌握人物性格,势必会使学生个体忽略对小说文本的解读。学生也不会花时间来读文章。但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 “读”一直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法。为什么往往被我们不屑一顾的旧式私塾教育,《四书》《五经》一气贯通的背诵,即死记硬背,倒是培养出了许多学识扎实、才华横溢的人。
第三,忽略阅读教学时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起来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强调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教师在课件中所输入的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同时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高中的诗歌鉴赏教学就侧重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如何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呢?其实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合理理解走进诗歌,融入诗人创设的意境。如果把王维的《山居秋暝》设计成一组画,我想学生是很难学好王维的诗。
第四,束缚了学生的想像力。想像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知道中学生阅读需要想像力,作文也需要想像力,特别是创造想像力。如果教师在传授课文时,先入为主,把大量的个人理解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就束缚了学生的想像力,削弱了学生自我创造的能力,让学生失去了一次发挥想像、创造文学意境与同学交流体会的绝好机会。这样学生总也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将来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也就很难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
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普及与发展是必然趋势。但社会上提出的让教师远离粉笔的理想仍然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实现。为此,扬长避短,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使新的教学手段发挥到极致,便是当前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以为语文教师还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是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阅读教学的新路子。
二是合理使用多媒体,但不唯其是用。自从有了电脑,有些语文教师上课必用课件,这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是辅助教学工具的结果。
三是要结合教学实际,在充分备课的情况下,认真制作个性化的教学课件。当前,网络资源丰富,有不少教师便通过下载,照搬照用他人的教学课件,这种缺少自己创作思想的课件,是不利于阅读教学的。
作者简介
龙叶红(1980-),女,汉,江西宜春,文学士,萍乡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教一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