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五育”并举 ——小学语文全息育人策略探讨

“五育”并举 ——小学语文全息育人策略探讨

作 者:李恩惠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蔡家校区 400700)

 摘   要:全息育人是全员参与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育人模式。小学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语文课程教学和知识普及的课堂,而且还是德育教学的课堂。在全息育人模式下,如何通过小学语文课堂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五育”是指德育、体育、美育、智育和劳育,本文以“五育”并举——小学语文全息育人策略探讨为重点写作内容,分析了全息育人的概念,探讨了全息育人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提出“五育”并举下小学语文全息育人策略。

关键词:五育并举;小学语文;全息教育
序言
在全息育人的模式下,小学语文教育采用怎样的德育模式其教育效果和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为保证德育目标,需要“五育”并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全息育人当中有必要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模式,通过五育并举的方法开展教育活动。在“五育”并举下,如何开展和实施小学语文全息育人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全息育人的概念 
全息育人指的是通过全员育人和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一种育人模式。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讲授知识和传递信息,除了班主任具有德育教育任务之外,其他教师仅从事教育教学即可,并没有德育教育的责任和任务。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教书的功能性被过度强化,而育人的功能被人为的弱化。全息育人教育培养模式的提出,提倡全员参与育人,强调学校、班主任、一般任课教师、教职工、学校行政工作者等全员参与育人。全方位育人,则是在育人的各个层面上,德育、美育、体育、劳育和智育五育并举,从育人理念到育人实践,各个层面,包含各个要素。全过程育人则主要指的是育人的整个完整的系统的过程,包括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全息育人是立体的育人理念,是构建的立体育人格局。
二、全息育人的重要性
全息育人是一种新的育人理念,强调建立立体化育人格局,通过建立全员参与、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育人模式,达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目的,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这种模式对小学生打牢基础,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完整完善人格的高素质学习型人才。全息育人理念融入小学学科教育教学,通过实践课堂,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革新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全息育人对教师教育者身份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让教师从原来的单一教书育人角色转变为知识分子和教育专家、教师和学习型人才,教师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知识传递和信息传播者。 全息育人不但有利于教师素质素养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五育”并举下小学语文全息育人策略
(一)注重立德树人的落实
“五育”并举下,小学语文全息育人需要注重立德树人的落实。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全息育人强调语文学科、语文课程以及细化到每一堂课的教育教学当中的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到全面发展的学生,则需要强调“德育”的有效落实,没有德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才,没有道德,会成为危害社会的害群之马或者成为一个具有道德隐患的人才,所以,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语文课堂教育中,德育教育必须首先进行强调和落实。全息教育涉及到教师以及课堂功能的转变,需要从小学语文学科着眼,立德树人着眼,建立全学段和全学科以及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方法和对策。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具有独特的育人优势,语文课文、教材等充满了人文色彩,“五育”并举,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语文的全息育人也是立德树人教育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二)智育为首 五育并举 
“五育”并举下小学语文全息育人,需要以智育为首,五育并举。首先,智育应该放在五育之首。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育和智能开发的重要阶段,将智育放在首位,是为了确保基础教育的完整和完善以及小学生的智育教育得以有效实施。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当中,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智育教育,注重识字教育以及学生字、词、句、篇章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同时,注重对小学生由浅入深的音调,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对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智育的教育。其次,实施五育并举的教育教学。充分挖掘小学语文课程当中的育人点,通过智智育、德育、美育和实践教育、劳动教育和健康教育等教育并举,构建对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教育架构。
(三)从课程教学为主到教学与育人并进
“五育”并举下小学语文全息育人,需要从课程教学为主转变为教学和育人并进上来。全息育人是语文课堂改革与发展当中新的理念,需要从传统的课程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兼教学和育人于一体,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立体的核心素养教育,而“五育”对应了学生核心素养当中的重要要素,因此,在五育并举之下,小学语文全息育人,就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从以课程教学为主教育教学理念当中转变过来,将育人放在重要的位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转变目标,需要在基础教育教学的知识性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育人这一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上,需要从原来的语文课本为主的学科教学,转变为体现语文教学活动中育人的成分,通过情景教学、活动教学、游戏教学等丰富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进行转变,需要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激发式教学和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实施全息育人需要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学科素养构建语文基础学科育人的总体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全息育人的目的,体现全息育人的真正意义。“五育”并举下小学语文全息育人,需要注重立德树人的落实;需要将智育放在首位,实施五育并举;从课程教学为主转变为课程教学和育人并进的教育教学当中,切实践行全息育人理念。
参考文献
[1]徐春秀.基于学科全息育人的初中数学教学变革[J].智力,2021(06):111-112.  
[2]张梅.基于全息育人的小学英语课本剧教学[J].学苑教育,2020(17):60.  
[3]徐云波.学科全息育人校园农场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J].教育创新学术论坛2020:3.  
[4]曹小红.基于全息育人的小学英语课本剧教学[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1):99.  
[5]张伟,杨斌,张新民.聚焦未来素养,建构全息育人课堂[J].人民教育,2019(Z1):115-118.
作者简介
李恩惠 性别:女,出生年月:1970年8月,籍贯:重庆北碚,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职称:中小学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