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三川口学校 730200)
【摘 要】音乐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 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
[关键词]营造宽松、愉快、爱心鼓励、情感和体验
音乐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 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爱心鼓励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二、让舞蹈走进课堂
孩子们之所以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源于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孩子对音乐天然的热爱和向往,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每个孩子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音乐和舞蹈是分不开的,音乐的旋律、节奏同人体律动有着内在的联系,把舞蹈与音乐结合起来能很容易地制造快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表现作品,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舞蹈带到了课堂中,引导他们投入到音乐中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及死气沉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发挥性地做一些即兴表演,儿童艺术的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儿童在这一过程中能得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音乐能使孩子性格开朗、情感丰富、热爱生活、富于幻想、意识超前。例如学习歌曲《小青蛙找家》时,当学生能熟练演唱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歌曲,把它编排成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让学生学习,于是我先让学生模仿青蛙是怎样叫的?是怎样走路的?学生们很快地把青蛙的呱呱叫声,青蛙的跳跳动作给表现出来,是那样的逼真。接着我便问:“青蛙如果迷路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带它回家。”“好,那现在我就用舞蹈给表现出来。” 于是孩子们便兴致勃勃地跳起来,看着孩子们天真可爱的动作和学习动作时的那种急切心情 ,心里感到很欣慰。孩子天生喜欢随着音乐做动作,此时我会给每个孩子鼓励和夸奖,给每个孩子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表现自己,抒发内心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逐步帮助他们协调四肢的动作,给他们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在掌声中享受音乐给自己、给大家带来的欢乐。
三、让动画片音乐走进课堂
优秀的动画片,吸引孩子的除了丰富多彩的、动感十足的画面外,还有动画片中的音乐,动画片音乐作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完全可以用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我把动画片音乐带到了课堂来,由浅到深,层层进行欣赏教学,利用多媒体把动画片中的音乐通过筛选、重组等手段制作成课件引入课堂,使学生从中学习他们喜爱的动画片中的歌曲,从中了解相关的音乐知识。无论是国内动画片《西游记》、《宝莲灯》,还是国外动画片《机器猫》、《美女与野兽》,其中的音乐在节奏、韵律和表现手法上都是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可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素材。
音乐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让每个孩子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并在音乐的作用下健康地成长,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但是想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我们应当根据各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相信当音乐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时,当孩子和音乐结下不解之缘时,我们给他们留下了一笔最宝贵的财富,能让他们享用一生、快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