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作 者:寿一宏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姚庄小学 271034)

摘   要: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以往的基础上向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拓展。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达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新理念;新课标

引言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尊重文本,也就是阅读教学当以文为本。以读为本即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提出的明确要求。在改革热潮中,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突破——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课文、多读优美片段、多读重要的句子,从而在读中理解课文意思;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总结的一些关于阅读教学的经验。
1、首先要通读,以获感知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教师从所学课文的题目入手,展示课题,引导学生去读。学生接触课题后,说出自己想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有什么要问的。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桥》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说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围绕桥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桥仅仅是那座木桥吗?学生情趣盎然,急于去读课文,想解开自己心中的疑团。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一遍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在指导学通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教师要进行示范辅导,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
  2、其次是要细读,以获感悟
  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悟”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悟语言的表现形式。而通常能够称之为细读的阅读,笔者认为当包含如下三要素。
  2.1 读思结合
  边读边想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促思。讲解课文时,让学生反复读书,引导品词、析句,联系段篇,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语言表达之微妙,“读了又思,思了又读”才能入情入境。如《桥》一课,教师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然后围绕“课文中的老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进入文本学习,边读边思考,然后在全班交流,谈一谈让自己感动的原因。在交流中,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评价,然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自己的感动,从而升华对老汉的理解和认识。因为学生的理解比较到位,所以读得入情入境。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2 读议结合
  议,就是讨论和交流;它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议的过程中要重视读的作用,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要让学生再读读课文,仔细想一想,以便更好地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由地开展阅读活动。如《桥》一课,课文中有两个“吼”字,让学生反复读两处“吼”,议一议“吼”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汇报,然后指导学生读出感情。第一个学生读出生气,读出批评,读出命令,读出威严,读出不容争辩,等等。第二个“吼”字应该读出老汉对儿子的“爱”,读出他的急。让学生理解后在读中感悟,即使是同一个字,在不同的环境中也在表达着不同的意思。读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有理解,又有体验,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2.3 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各种训练都要以读为基础。语文教学只读不练,学生学得不扎实,体现不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征。学生拿起笔来写,比较读、对比读、都是感悟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的训练。比如《桥》一课,学习到最后一部分的时候,让同学们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像成村子里的人们,这时他们想对老汉说什么呢?让大家把自己想到的话写下来,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是对交际能力的一种培养。我感受到学生兴趣盎然,语言在生成,能力在增长,连平时很难动笔动口的同学也跃跃欲试。这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以读促写,读练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才有所提高。
  2.4 最后是快读,以获感想
  快读的特点是:“提纲挈领”,就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快读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导,对不同类型的材料,指示不同的阅读方法,并组织学生通过写读后感,开讨论会等形式掌握阅读要领。而在快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就是引导学生进行默读,默读是无声的感悟,也是能够提高速度的一种阅读方式。同时快读也要求学生要扩大“视野”,增大眼睛的扫视范围,由原来的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最后,快读时抓住关键字、词联想。如看到“恨铁”就联想到下面可能是“不成钢”,这样做可节约一半的时间。
小结
  总之,在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以文为本,做到让学生读懂文本,领悟文本,从文本中读到创作者的情感,从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贻波.小学阅读课“四点导学、多元感悟”教学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2014(5).
[2]杨勤.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东京文学,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