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让自学考试成为民族习惯——深析新时代下未来教育发展方向

让自学考试成为民族习惯——深析新时代下未来教育发展方向

作 者:钟伟才 (株洲市教育考试院,湖南 株洲 412000)

"2018年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

摘   要:岁月常新,学无止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它关乎成长,预约未来。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未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将越来越多,作为基层的一名教育管理者,未来教育会发生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应当具备哪些必要的学习能力才能令其不被新时代所淘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新的教育命题,也是我们必须要面临的教育考验。而我们能否找到问题的答案,寻求到教育发展的关键命门则需要我们在充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有力激发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实现由过去被动学习到如今主动求知的思维转变,进而不断营造全民自学氛围,提高全民学习力,最终提高全民受教育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自学考试;组织管理机构;全民学习

第1章  自学考试组织管理机构的闭环管理
一个人对学习了解的越深入,越能深刻的体会到自学的价值。而成人主动学习能力的检验,则必须要有一个严密、严格、严肃的高等自学考试组织与实施管理机构。众所周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由国家授权的考试机构管理实施,分省进行。在各级政府和教育厅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也会有一个组织完整、运转协调的管理系统和工作系统,继而有一套科学严肃的考试办法,以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权威性。
以自己的实际工作为例,从我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发布全国自学考试开考专业和安排应试者参加报名开始,我们的考试组织机构就已然进入了角色分工、闭环管理的备战状态,形成了一套由新生注册、报考与转籍、组考、评卷、毕业证申办、毕业证及档案遗失补办、研究总结、服务提升的工作流程,再由服务提升到来年继续组织报考工作的循序闭环网。该套组织闭环网可以说是在凝结了我们历届教育考试工作者的心血后才不断趋于完善的制度结晶,更是我们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日常性工作实践,为全民自主学习氛围的养成提供了组织保障。
1.1 组织内容及成果
认真梳理组织管理的闭环网,我们的日常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展开。一是报名报考工作耐心细致,目前湖南省全年两次自考笔试报名报考和两次计算机化考试报考工作,新生现场注册及各专业的考生现场报名的具体工作有序开展。对考生的报考咨旬(现场及电话),我们也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服务周到,解释到位,从而稳定了自考的考试规模,为全民自学氛围的最终形成积聚了正能量。二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准备到位,提前制定了具体的考试预案,抓关键环节确保考试平安,严肃查处违纪舞弊事件,维护了国考声誉,保证了组考工作的规范有序,从而为自学考生真正营造了一个公平、公正、良好的外部考试环境,进而激发了应试者主动学习参与竞争的主观能动。三是毕业证申办工作我们以服务考生为原则,提高了工作效率。面对毕业证申办工作的现实情况,我们要求工作人员一方面认真阅读领会省教育考试院下发的办证注意事项,一方面及时与相关部门和业务科室沟通,对于一些历史性疑难问题,我们本着对考生负责的态度,不厌其烦地与相关部门和业务科室沟通衔接,想尽各种办法为考生找到文件依据和当年报考专业计划依据,真心实意为考生解决问题,为自学考生提供了良好的应考服务,得到了考生的一致好评,建立了考办与考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为考生自学兴趣的养成开辟了绿色通道。四是积极参加全省的自考评卷工作。针对评卷工作的问题,持续秉持公正立场,大胆提出改进意见,维护考生的权益,捍卫国考尊严。
1.2 当前自学考试问题分析
自学考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我国的自学考试制度是在特殊时期建立,符合了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正在不断推动者教育领域的进步与革新。面对时代的需要自学考试的教材、培养方式在人才培养的定位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课程专业设置固化;缺乏创新精神;教学专业力量薄弱;低成材率;社会认同度低;只注重考试结果疏忽学习过程……这些主客观上存在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冲击着自学教育产业的有序发展,给自学考试教育的未来发展带来致命挑战。
第2章 将自学意识根植于民族习惯之中
2.1 量体裁衣培养自学习惯
对个人而言,学习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活到老学到老,可不是说说而已。“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对待国家而言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支撑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教育必须面向世界和未来,为现在和未来的学习做出前瞻性的设计和规划这无疑是国家赋予我们每一位教育考试工作者最崇高的教育使命和责任,而这一使命的完成绝对不是单单依靠国家或个人的力量就能轻松搞定的,而是需要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在全社会形成持续学习的教育共识,并将其上升为国家共识,并进一步坚持“未来社会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学习能力,人类最大的落后就是学习上的落后”的学习价值导向,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兴邦,教育强国”的终极教育目标。而个人自学意识的习惯性养成就是个人主观拒绝落后的最有力保证。站在国家的立场看问题,将自学意识根植于民族习惯,利用自考等手段对个人学习成果加以定期检验,将国民学习能力上升到国家综合能力的考评范畴中,强化全民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培养全民自主学习氛围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又一价值探索。
2.2 自学考试与终身教育互为依托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学习习惯的养成都非一日之功,都需要付出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舍我其谁的勇气。幸运的是教育本身就应该是终身制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自学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此,所以自学考试应当与终身教育互为依托。如果说一件事情重复做上21天就能形成习惯,那么终身自学教育的本身或许原本就是潜藏在人们潜意识中的一种本能习惯,是一种我们与生俱来就具备的个人潜质,只是这种潜质有的人将其完好的开发了出来,而有的人由于长年对个人自学潜质的不知可否而将其变成了隐形潜质。然而无论怎样,自学是终身制的,那么自学考试就必然要与其配套发展,利用自学考试组织机构的闭环管理结构,笔者从教育考试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角度思考,倡导通过高中生自考来加强全民思想政治建设,对我们国家取得的成就充满自信,对党的英明领导和党的理论充满自信,对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充满自信,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美中国。建议新高考制度改革将高中生学习能力测试纳入高校新生录取成绩范畴,将参加自考取得的公共科目(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任何一门成绩作为学习能力测试成绩,意义在于通过抓高中生自考,来培养家长及全民自学意识和政治意识,最大限度发挥自学考试的社会作用和政治效用,最终做到知行合一,将自学意识、政治意识真正根植于民族习惯之中。

参考文献
[1]刘思远. 自学考试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展望[D]. 北京: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 2016.
[2]肖君华.梦想从学习开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N]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7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