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共享金融发展环境,探讨共享金融的发展意义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共享经济;共享金融;问题
前言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改变,共享的理念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流,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不断兴起并发展,共享经济也成为了服务行业内一股重要的力量。车位共享、住宿共享、宠物寄养共享、能力共享、时间共享以及WIFI共享等现象在社会中不断涌现,共享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供给端通过在线下不断整合资源,从而为需求端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地将“共享”作为“十三五”时期重要发展理念。而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共享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改善民生,将“共享”的理念应用于金融行业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共享金融应运而生。
1、共享经济与共享金融的关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企业进行升级的过程中,共享的理念开始形成并发展,由此,共享经济逐渐兴起。共享经济,从表面上来理解,就是指个体之间直接进行商品、服务等的交换。这些交换包括房间、交通工具、闲置物品等的交换,而且这些交换主要通过网络进行,尤其是智能手机,在这个交换体系中,它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帮助交易者实现按需交换,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风险。而共享金融,则是金融业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潮流做出的恰当性改变,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打造资源共享、利益共享、要素共享的金融服务模式,帮助供需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打破资源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经济持续性发展。
从共享经济和共享金融的产生与发展不难看出:共享经济催生共享金融,共享金融源于共享经济。金融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一方面,由于金融业地位的重要性,共享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共享金融的支持,才能推动共享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金融行业要想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需要顺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发展符合新型经济模式需求的金融新业态。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曾在“金融的‘平民化’论坛”上提出,金融是经济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支持经济发展,共享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共享金融的发展。而且,正如共享经济的特征是协作、民主、共享、开放一样,共享金融的特征也是开放、共享与开放。这表明,在开放式时代背景下,发展共享金融应与发展共享经济协同推进,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2、发展共享金融的意义
首先,共享金融的发展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但是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低、信用水平比较低、抵押担保不足等问题的存在,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大困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门槛高以及融资成本高等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共享金融的发展,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配置不足的问题。因为在共享金融模式运行下,有利于打破传统金融融资主体单一格局,金融平台能够变得更加多元化,通过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手段,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以及安全性,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从而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资金来支持其进一步发展,并进而对我国经济的整体格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升金融市场竞争力。在智能移动设备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的环境下,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更加依赖,手机代替了钱包等,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物品之一。共享金融,实质上是一种开放性金融,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通信设备的帮助下,实现了投资者能够随时、随地、随身地获取金融服务,而对于金融服务机构来说,共享金融模式的应用能够帮助机构更加有效地实时获取客户信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原本金融服务过程中会出现的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极大降低了交易的潜在成本,从而使得金融服务机构能够有更多的精力为投资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而且,通过共享金融,金融行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场景需求,提高客户的体验值。
最后,共享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形成更加健康的社会发展理念,形成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一方面,共享金融代表的共享理念,淡化了物品的所有权,突出物品的使用权,某种程度上适应了绿色发展的发展要求,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使得物品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在共享金融发展模式下,合作精神更加突出,新时代的发展特点意味着单纯的竞争无法带来互利共赢的局面,唯有合作才能实现双方共同发展。资源的需求者和资源的提供者,通过忽视个体差异,寻求利益共同点的合作机制,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提高了社会福利,而且有利于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理念,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支撑[1]。
3、共享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当今社会,共享金融发展具体形式很常见。比如P2P网络借贷、众筹等。以P2P网络借贷为例,P2P网络借贷是指借贷过程中,通过网络实现来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的完成,是一种将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资金需求者的一种商业模型,它是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民间借贷逐渐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这也代表了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之一。P2P网络借贷自产生起,发展迅速,在金融市场掀起了一股浪潮。但是在P2P网络借贷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网络非法集资、跑路事件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投资者对共享金融的信心产生了动摇。2017年12月,网贷整治办下发了《关于做好P2P 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要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区内主要网贷机构备案工作,最迟应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工作。这也反映了目前我国P2P网络借贷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需要加强防范。
而从网络众筹方面来看,所谓众筹即大众筹资,是指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一种模式。众筹利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性,使得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来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在众筹的融资模式下,获得资金的评判标准发生了一定变化,网友对项目喜欢否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要网友喜欢,就可以通过该方式获得资金支持。目前,我国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主要面临着资金用途不透明的问题,一些非法分子利用现有众筹模式的缺点,欺骗投资者参与进来,最后遭受很大的损失。因此,现有发展模式存在的漏洞,极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从而导致金融秩序混乱,不利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深入发展[2]。
4、结语
共享金融的发展,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对金融市场、整体经济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共享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险。因此,发展共享金融,任重而道远,为了培育良好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机构健康成长说,防范金融风险,对共享金融进行监督和管理是必要的。通过逐步完善共享金融的发展机制,来有效推进共享经济的发展。在共享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开拓开放金融服务业务,提高开放金融服务理念,打造开放金融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共享金融的开展尽可能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加入这个金融体系中,提高市场的活跃度,为金融实现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华,边玉晶.共享金融:优势、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J]金融论坛,2016(9):41-45.
[2] 张培. 浅析“互联网 +”背景下我国共享金融的发展路径[J]财税金融,2017(2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