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最火的词莫过于区块链,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从单一的数字货币应用,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文化娱乐、房地产、医疗保健、电子商务等应用场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一直都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就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发展和目前遇到的难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金融;发展
一、区块链的含义
区块链从计算机技术上来讲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 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乍听之下十分的复杂,但如果我们从它的应用来解释,则十分容易理解。假设我们在玩一个成语接龙的故事,每个人都报出自己的信息,并且说出成语,这就是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建立的信息和成语,则是创世区块。为了激励人们去回答,因此加入了奖励机制,每抢答成功一个成语,则奖励一个比特币,这是比特币的应用,再假设如果有两个人同时回答了一样的答案,那么他们的奖励取决于下一个人的回答,如果下一人回答正确并且表明自己是接着上面某个人中的,那么便可以认为他们创造出了一条“链”,是被真正记录的,这就是区块链的分叉机制,如果改变成语接龙这个游戏,增加游戏难度,这就是区块链中决定挖矿难度的随机数,在整个过程如果有人像作弊去修改其中的某一个成语,那么其上一个成语和下一个成语都要修改,这种瀑布效用就是区块链中的不可篡改性。一句话总结,区块链就是一群认真并遵守这个规则的人共同记录连续信息的过程。
二、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1)数字货币
其最成功的代表便是比特币,这是目前区块链技术最广泛、最成功的运用。除去比特币之外,也衍生出了很多其他种类的数字货币
(2)支付清算
现阶段商业贸易的交易支付、清算都要借助银行体系。这种传统的通过银行方式进行的交易要经过多个组织及较为繁冗的处理流程。在整个过程中,花费时间较长、使用成本较高。然而与传统支付体系相比,区块链支付可以为交易双方直接进行端到端支付,不涉及中间机构,在提高速度和降低成本方面能得到大幅的改善。尤其是跨境支付方面,具有更大的便利性。
(3)数字票据
与现有电子票据体系的技术支撑架构完全不同,该种类数字票据可在具备目前电子票据的所有功能和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成为了一种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票据形态。
(4)银行征信管理
目前,商业银行的征信体系,是将每个借款主体的信用信息及还款情况上传至央行的征信中心,需要查询时,在客户授权的前提下,再从央行征信中心下载信息以供参考。这其中存在信息不完整、数据更新不及时、效率较低、使用成本高等问题。而区块链的优势在于可依靠程序算法自动记录信用相关信息,对客户的私密信用信息进行加密,并存储在区块链上,信息透明、不可篡改、使用成本低。
(5)保险管理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未来关于个人的健康状况、发生事故记录等信息可能会上传至区块链中,使保险公司在客户投保时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得风险信息,从而降低核保成本、提升效率。区块链的共享透明特点降低了信息不对称,还可降低逆向选择风险;而其历史可追踪的特点,则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进而降低保险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
三、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挑战
目前中国区块链市场充斥着大量三无项目,无应用场景,无技术团队,无业务逻辑。虽然ICO被监管机构叫停,但泡沫却没有破裂迹象,人们忍不住呼吁区块链技术“脱虚就实”。产业落地缓慢也属正常,这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底层技术有待进一步成熟,智能合约公链平台缺乏,各类Token生态兼容不足,政府监管不明等等。总结以来为以下几点:
(一)国家和政府的监管改革
市场迫切需要支持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监管改革,否则创业者和主流资金难以拥抱该技术。虽然区块链技术本身对于金融监管创新有一定的应用,但是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在没有管理员的情况下,很难了解匿名账户的情况,因此就很有可能被用来进行洗钱等违法行为。
(二)人才缺乏
区块链技术本身就是一套严密复杂的算法而构成,其的运作需要专业的人才才能把控,然而作为一项极具技术性且复杂程度较高的尖端技术,真正具有区块链思想、懂得区块链架构的复合型人才是十分缺乏的。
(三)技术瓶颈
底层技术存在瓶颈,基于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与现行行业标准相容才能实现大规模应用。其一,规模和效率,分布式系统只要规模一大,效率就低,目前比特币系统的去中心化程度最高,效率也最低;其二,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在区块链上共同记账,既要设置权限,又要保护隐私,冲突如何解决;其三,交易自动化的安全性证明,因为智能合约的前提是合同一旦执行就不能被单方停止,传统的系统一出错是可以停下来的,但分布式系统就停不了,而且还不能将合约删掉,否则信誉就丢失。
(四)投机氛围重
数字货币作为区块链技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成果,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大涨之后开始疯狂下跌,目前区块链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国际上资本对于数字货币的炒作氛围过重,被描述为充满泡沫和投机的市场,不利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没有实际的产品,只有空巢概念是行不通的。
参考文献
[1] 李政道,任晓聪.区块链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探析及未来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0):75-78.
[2]王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创新趋势分析[J].上海金融,2016,(2):26-29.
[3] 林晓轩.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J].中国金融,2016,(8):17-18.
作者简介
黄鑫(1997—),女,江西南昌人,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市场,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