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会计专业教学

浅谈会计专业教学

作 者:薛维秀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中专 261500)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我根据高职会计专业的特点,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进作了一些探讨。
        一、确定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面向社会生产、建设、管理以及与会计信息服务有关领域的一线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会计诚信和敬业精神,具备会计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重点掌握从事会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能力和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及其相关技能,能够通过职业培训或自学等继续学习的渠道达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采取综合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安排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改革入手,对会计专业的若干课程内容,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适当予以调整、简化,删除空洞的或与本专业不是密切相关的内容,增添会计实践中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根据现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近几年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对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较为全面的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应当涵盖如下内容:填制凭证能力、登记账簿能力、出纳核算能力、总账核算能力、报表管理能力、资金管理能力、工资核算能力、应收应付款核算能力、固定资产核算能力、购销存核算能力。此外,还应当培养基本的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英语阅读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核算能力,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
        三、会计实践教学能否顺利有效的开展,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相关知识面广的教师。在会计教材中,会计主体完成或发生的经济业务是用文字描述的,而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经济业务是用各种单证、票据记载的;另外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会计、税务、经济政策、相关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单纯讲解不同的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而不讲解记录经济业务的各种单证、票据的经济内容、作用及传递程序,使学生很难从课堂教学中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与实际会计工作技能。因此,加强会计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
        四、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解决学生对这些工作岗位的模糊认识,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明确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强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让学生相互检查、监督,共同促进。还要将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作为会计岗位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实行,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会计软件,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