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职教学的本身目的地培养出更多更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但课改之后的中职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也要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才能让人才的输出更有效率。本文,笔者就谈谈在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相关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学;语文教学;就业
一 、中职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有效的中职语文教学,始于明确其目的和任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中职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社会对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及中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中职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
(二)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用人单位对一线从业者的要求应该是确定中职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重要依据。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不单单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同时还重视从业人员的综合发展能力,因而培养综合能力中的理解力、观察力、注意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正是中职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三)中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中职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较差,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偏低,语文学习兴趣普遍不足。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集的工具性功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以后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一)建立口语表达机制
在教材整合上,注重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结合,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来筛选、组织、实施教学内容。课堂上建立口语表达机制,以小组为单位实行轮流发言制度。把口语表达作为平时成绩的硬性指标来要求。创建课堂对话氛围,积极鼓励发言,提供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展示平台。与其他学科教师协商,尽可能在非语文课堂上也得到适当的口语训练。中职语文在突出实用性、向综合职业能力渗透方面,口语表达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教学策略上,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锻炼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同时注重语文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有所用。
(二)用“实用性”规范实用类文体写作训练
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实用类文体写作是重中之重。语文教材的处理,可简单,也可以丰富实用。如何做到丰富实用、真正能做到学以致用,如何激发学生实用类文体的写作训练,如何让枯燥的实用类文体写作训练落到实处,很多老师都觉得头疼。这就要求老师从教法上入手,找到切实可行方法。笔者有这样一些做法,如:班级学生过生日,邀请老师同学参加,就要求该同学分别写两种请柬,格式语言文字合格后再拿去制作。请假的同学如果请假条不合格式要求、有错别字、语言不得体均不予批假。在广告词写作上,请学生给当地知名优秀企业写广告词,收集优秀的广告词刊发在校刊或本地的纸质媒体上。合同写作上,利用学校、老师、家长等的真实商业交易,在班级征集合同,中标者予以奖励。上述一些做法,结合真实生活,结合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欲望。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从本本主义中解放出来。
(三)重视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组织上,重视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协作中学会知识。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行业对从业者沟通协作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此,中职语文教学应当注重设计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协作互助,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学应用文写作,笔者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协作小组,许多学习任务都交由协作小组合作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进行思维撞击,集中优势,以求得到更佳的答案,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通过这样的分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发挥了特长,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各小组的写稿质量和演讲效果都明显提高。在学习演讲的同时,学生也学习了对自己的任务负责,学会了与人合作。
(四)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交际能力是指交际主体恰当地运用语言开展交际活动的能力。交际主体应该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规范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二是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包含思想内容即能够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合乎语法、是否别扭、是否得体、是否常用。前文列举的口语表达、实用文体写作、合作学习主要是课堂学习,而交际能力的培养既在课内,也在课外。中职学生交际场合不多,笔者主要利用学校艺术节等课外活动以及校外适当的社交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校内活动主要通过学生组织参与活动来实现。比如要求学生承担某项活动的主办,势必要通过组织协调来完成,这个过程就是社交能力的直接培养。校外主要通过公益活动或勤工俭学等活动来培养社交能力,通过与同学、团队、商家、老人、青年、小孩等的沟通,实现现实版的社交活动。这些看似细小的工作,也可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不要忽视。
结论
近年来,让学生在“行”中获得亲知的教学方法逐渐被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其中运用得较为普遍的一种。行为导向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活动获得技能和知识,进而形成经验和能力。中职语文教师既要以学生就业为方向,立足语文学科,又要主动结合学生专业,同时还要放眼发展着的社会,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中职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
参考文献
[1]韦庆丽.中职语文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1).
[2]林小兵.浅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