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构建分析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构建分析

作 者:郭丽芳 (云南省玉溪市聂耳小学 653100)

摘   要:在信息时代之下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再加上教育改革的深入落实,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语文属于小学重点科目之一,属于接受教育与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导学生写字、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关键。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水平,本文详细分析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构建。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模式构建

0、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的一项有效措施。“作文先导式”是一种提升语文教育水平的有效形式,但是需要在以往教学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需要对以往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作文教育的整体水平。
1、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作文先导式教学主要是以作文作为教学的载体,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当作是教学平台,以整个教学、综合教学作为主要价值取向,并让学生可以随时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在于打破以往的教学内容,并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展自主性的活动,对学生实行诱导从而让学生主动表达,在以作文为载体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与识字量,从而满足写作时的需求[1]。作文先导式的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同时可以一定程度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与自信心,提升阅读兴趣,从而保障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2、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构建
2.1构建基础模式
在构建教学模式的同时必须明确两个基本前提,一个是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核心,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满足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需求[2]。另一个是构建的模式需要一定程度的改变传统教学倾向以及体系,采取一些真实、生动以及趣味性的案例作为讲解重点,突出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与灵活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模式需要借助实践性体验的方式激发语文需求,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教学,从而保障语文教学的需求得到满足。作文先导式的模式抓哟是一拼音式、识字式教学作为基础,借助开放式情境、实践性活动以及学习需求进行说话、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我的父亲》这一案例中,这样的作文形式经常出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但是大多数的描写方式都较为类似,都是对于“沧桑”外貌以及父爱情感的描写。在作文先导式教育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关于父亲的事件进行描写,并结合亲身体验从侧面描写父亲,这样的文章不仅真实,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不断的思考,实现思考能力的培养目的。
2.2采取针对性教学
小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明显,其主要是体现在观察、记忆、思维以及想像力等方面[3]。在平常事生活、语言积累以及表达习惯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对此,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也必然存在差异。按照多元化、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需要对学生实行层次性的指导。在指导中,一方面需要以全班作为基准点进行点拨,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继续给予引导,帮助其理解题意与选材,鼓励其大胆的表达,对于学生存在困惑时可以列举相应的案例,让其发现并掌握写作的技巧,从而达到顺利写作的目的。
根据学生的作文实际基础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实行分层次性的教育。对于作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较为基础的教材进行教学,这一些教学难度相对较小,例如让学生根据某一篇课文仿写一篇文章,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要求,例如加入生活案例,应用比喻、对比等写作技巧等,对于不同的学生在评价时的评价语言也不能相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评价时应当是以鼓励、表扬的语言为主,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则是在鼓励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改进建议,在巩固学生写作热情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2.3应用拓展性教学
在完成了基础教学基础上便可以一定程度的开展阅读量的投站,促使学生用一定时间掌握更多的语言资料,从而实现拓展性的教学。这一类教学主要是在交流与评议之后直接进入到范文学习环节当中,让学生的范文表述更加特殊性。常规的范围可以应用经典美文或者是优秀的学员作品。
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观看《鲁宾逊漂流记》这一文学作品,该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想像元素,同时语言用词准确,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能力,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可以培养学生仿写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想像力创作一篇自己的作品,从而实现拓展教育目标。
3、结语
综上所述,作文先导式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等能力有着较高的教育作用,在整个教育中需要对学生的真实感受进行调整,及时调整学生对于作文的参与热情,并在丰富内涵的同时完善自身修养,借助先进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人格,实现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新有.一体式语文教学模式探究——以“PTCA”作文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17,15(33):233-234.
[2]吴忠豪.为习作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新思路——《“主题式”小学习作教学实践研究》《小学习作教学文体序列与主题设计》序[J].语文建设,2017,14(13):75-76.
[3]曹洪彪.创新母语写作教学体系,推进语文作文课程建设[J].语文建设,2016,23(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