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积极与消极的经济管理研究

积极与消极的经济管理研究

作 者:王禄文 (河南省郑州市树人中学 450000)

摘   要:积极经济管理与消极经济管理是经济管理中的两种基本模式,本文从两种模型形成的原因、目的以及管理手段,浅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更好地认识两种经济管理手段。
关键词:积极经济管理;消极经济管理;关系

一、引言
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作为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都具有法律性、经济性。目前经济管理已经实现了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优化配置,但是政府认为资源平配置率并不是最理想的,为了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其他社会目标,两种管理模式便得到了运用。本文通过对两种经济管理模式的深层次分析,了解两种管理模式的形成原因、目的和实施手段,从而探索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
二、积极经济管理
(1)积极经济管理形成的原因
积极经济管理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的调控手段,改变社会经济模型中的一些参数,合理配置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使经济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从而实现预定的经济目标。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及价格体系,但是政府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却难以实现经济管理的最大化,使经济管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政府就要采用积极经济管理的方式进行经济管理。
(2)积极经济管理的目的
积极经济管理是以经济管理的最大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前提,从而实现经济管理安全化的目的。而为了实现经济安全化,需要借助国家的力量,对国内经济进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外产品以及外来投资进行不同程度地限制,从而保证我国资本和产品出口的地位。政府为了有效地实现经济管理,就需要采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进行新的设计和界定,保证经济管理的最大化。
三、消极经济管理
(1)消极经济管理的形成原因
在现实情况下,经济发展会遇到很多障碍,导致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古典经济模型不相符合,从而偏离古典经济模型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会采取措施调整市场机制,以弥补市场的不足与缺陷,这种管理方式就被称作消极的经济管理。
(2)消极经济管理的目的和手段
消极经济管理主要是为了使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符合古典经济的模型,使市场交易能够顺利进行,实现信息透明化,调整市场结构,反市场垄断,减少外部经济带来的外部成本。消极经济管理是实际经济发展与预期计划产生差异时所采取的强制经济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市场失灵,才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才能更快更好的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四、积极经济管理与消极经济管理的关系
(1)二者在成因及目的上的关系
在现实经济管理中,消极经济管理尽管能够使经济资源得到最好的支配,但是在实际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对财产权和人身权进行重新的设计,使经济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状态。政府以平等的经济主体进入到市场中,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在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到积极经济管理和消极经济管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积极经济管理过程中,虽然要以消极经济管理为基础,但是还要保持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和平等化,从而维护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实现市场经济的完善性。
(2)在管理手段上的关系
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都是由经济计划、经济决策、经济调控等要素组成,而这些都是根据具体的经济管理活动来实现的。要实现经济管理的最大化,需要对经济管理机构进行优化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为了实现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各个地方的经济体制进行完善,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实现整体经济管理上的协调。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管理都是利用法律、行政及经济手段来进行经济管理,但是在实际经济管理过程中,积极经济管理与消极经济管理的具体手段却各不相同。两种管理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五、结语
积极的经济管理和消极的经济管理都是常用的经济管理手段,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经济潜力。但是两种理论体系还不是很完善,需要进一步发展。现实生活中,政府要对两种理论进行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金平.反垄断法中宽恕制度之消极适用主体研究——以卡特尔主要作用者的认定标准为中心[J].华东经济管理,2010(7):138-141.
[2]薛君,刘伟,游静.基于三阶段锦标制度的系统集成知识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5):90-94.
[3]王盛贤.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6):152.
[4]唐跃军,赵武阳.解雇成本、市场分与劳动合同法——基于理论模型对《劳动合同法》争议的新解[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7):13-19.
[5]段伟宇,师萍,陶建宏.新型企业债务结构与成长性的关系研究——基于沪深上市企业的实证检验[J].预测,2012(15):34-39,46.
[6]黄河,蔡孟易,胡洪斌.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影响的动态效应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61-65.
[7]谭顺.消极经济与积极经济——国民经济活动的绩效评价标准新探[J].山东经济,2009(2):38-41,46.
[8]孙畅.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商场现代,2013(2):99.
作者简介
王禄文,2000年11月16日,男,回族,河南省郑州市人
职称:高中;单位:郑州市树人中学;专业:文科;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