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倡导小学语文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那么如何才能终生受益呢?除了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以外,文化品质素养方面的东西才更能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促进小学生未来更好发展。本文就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科学化构建进行全面探讨,以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价值追求;科学化构建
1、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是学习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基础和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大多数小学语文教育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只追求学生的成绩和能力的提升,教育形式固化,教与学关系不明。小学语文教育应追求价值;追求本位回归,追求简单,追求情感与知识的和谐,追求诗意的品位,追求小学语文教育“生态链”。小学语文教育应树立长远的理念,整体建构应具有科学性,全面地建设小学语文教育。
2、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分析
2.1 教育观念过于传统
如今的教育工作者因为长时间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即使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推动下,由于受到教学任务的压力,很多教师还是会采用应试教育的标准,忽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也正是因为这种现状,导致学生会产生抵触学习的心理,而且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课程中,价值取向方面的教学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语文老师更多的是照本宣科,使用千篇一律的教案,如何延伸传统文化的知识熏陶学生?因此整体的素质教育进程过于缓慢。
2.2 课堂的氛围沉重,学生参与度较差
小学,学生习惯培养以及学习能力最快最强的阶段,但是从学前教育开始,可能就会有一部分的教师过度的重视结果导向,认定成绩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这也是应试教育长期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弊端之一,导致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比较沉重,老师的教材没有新意,无法展现语文的真正价值,而且一味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授课方式,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几乎为零,整体的参与度较差。双方都没有意识去做更多的了解,再加上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丧失,在进行价值观的引导,更是难上加难。
2.3 没有因人而异,主观片面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作出教学理念的转变,教育方式以及手段的调整,但是现阶段下,很多教育工作者因为没有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授课时用千篇一律的教材,填鸭式的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再加上学校对于价值观念以及科学化的教育构建方式重视程度不高,教师缺乏对于每个学生足够正确的判断,所以很难实现整体的全面发展,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也很慢。
2.4 评价机制过于单一,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一个人的好坏是需要综合各个方面,但是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下,成绩结果成为了唯一的评判标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过于单一,忽略了价值观与文化品格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现状主要反映了传统落后的评价体系过于目的性,忽略了学生的素质以及特长,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学习的过程同等是需要被重视的,也是为了学生能够得以全面发展,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就需要依靠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去给到学生最多的尊重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小学语文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
应试教育的思想固化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理念,也难以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无法体现小学语文的发展作用。所以科学性的教育体系需要完善,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道德意识以及自由精神。小学语文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首先是本文回归,什么叫本位回归呢,就是过于老套的教学方式以及填鸭式的单向传授,还有成绩判定人的价值要被摒弃掉,并不是所有的做法都要抹除,主要是这种教育理念应该归本语文教育的初衷:注重教学实践,还原语文学科本身具备的颜色与味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人文关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综合能力与道德素质为核心。其次是简约化的语文教育:避免问题的复杂化,失去语文原本简单的语言特点与思维方式。很多先转反映,现阶段语文教育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区分轻重点,而且越往高年级,内容越复杂,忽视语文原本具有“形美”“音乐”和“道德美”,同时价值追求也是实现现代化,反对封建主义,崇尚自由学习,规矩肯定要有,但不能束缚太多,要建立培养独立人格平等的目标,个性人才的自由发展。
4、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化构建
4.1 建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不断的顺应时代的发展,能够用现代化人的想法与观念去对待教育事业,延续小学语文的发展历史。
4.2 科学为先,建立小学应该注重顶层设计,语文课程的改革者、实施者、指导者,都要明确我国的语文发展改革的方向以及当前教育的问题,正视并且谈论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不断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设计课程时,就需要从教育发生的下层出发,根据实际情况改革新课程的标准,全面的分析语文教育所要实现的价值追求。
4.3 语文学科的内容设置要合理科学,明确各个单元的层次递进性,意识到语文课程的内容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并且可以被教师做深入的教材挖掘,延伸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4.4 教师的榜样作用要做好实时的发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教育任务,但不是唯一,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榜样,同样,道德品质以及价值观方面也需要老师做好带头作用,引导学生朝着更完美的方向发展。
4.5 完善评估系统。成绩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评估标准,语文教育要完善教学评估体系,注重学科的长远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做好形势的结合,与时俱进。
5、结语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起跑阶段,知识授予是一方面,但是语文教育的真正意义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的语文教育需要实现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科学化的教育体系构建需要返璞归真,创造良性的生态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淼.浅谈小学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1(19)
[2]罗晓华.论小学语文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J].新校园(阅读),2015(12)